[实用新型]矿用制氮机气源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2535.1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8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乔楠;赵屾;郝学威;王刚;高瑜;席瑞鑫;祁智;朱劲松;乔凤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汾西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04 | 分类号: | C01B21/04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贝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30027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制氮机气源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气体净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煤矿制氮设备的气源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煤炭开采资源在不断的开采中日趋减少,部分地区的浅层煤已经枯竭,煤炭开采向地下深煤层发展,而煤层越深矿井开采面的环境温度就越高,井下制氮装置的气源温度很高,井下高温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严重影响到了井下制氮主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得制氮设备运行成本升高,故障率增大,并且制氮设备不能连续地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用制氮机气源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井下制氮设备存在的运行成本高,故障率大,并且制氮设备不能连续地运行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解决以上问题的:
一种矿用制氮机气源净化装置,包括矿用制冷隔爆电器柜、矿用制冷压缩机、圆筒形蒸发器和制氮机,在矿用制冷隔爆电器柜上设置有矿用电缆进出线喇叭口,在矿用电缆进出线喇叭口中设置有防爆填料函,在矿用制冷压缩机的接线盒中填充有环氧树脂密封,矿用电缆的一端通过矿用电缆进出线喇叭口中设置的防爆填料函与矿用制冷隔爆电器柜电连接,矿用电缆的另一端通过矿用制冷压缩机的接线盒中填充的环氧树脂密封与矿用制冷压缩机电连接,在圆筒形蒸发器中彼此平行地设置有多个上下竖直方向的隔板,这些隔板将圆筒形蒸发器的内腔分隔形成蛇形气路,在蛇形气路中设置有制冷剂通过管,制冷剂通过管的一端与矿用制冷压缩机上的冷凝剂输出管连通,制冷剂通过管的另一端与矿用制冷压缩机上的冷凝剂输入管连通,圆筒形蒸发器的内腔中的蛇形气路的入气口上设置有空气进气管,圆筒形蒸发器的内腔中的蛇形气路的出气口通过净化空气输出管与制氮机的空气输入口连通。
在制冷剂通过管上间隔地设置有散热翅片,在圆筒形蒸发器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本发明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可以长期持续稳定运行,为井下制氮机提供了可靠洁净的气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本发明的圆筒形蒸发器3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矿用制氮机气源净化装置,包括矿用制冷隔爆电器柜1、矿用制冷压缩机2、圆筒形蒸发器3和制氮机4,在矿用制冷隔爆电器柜1上设置有矿用电缆进出线喇叭口5,在矿用电缆进出线喇叭口5中设置有防爆填料函6,在矿用制冷压缩机2的接线盒8中填充有环氧树脂密封9,矿用电缆7的一端通过矿用电缆进出线喇叭口5中设置的防爆填料函6与矿用制冷隔爆电器柜1电连接,矿用电缆7的另一端通过矿用制冷压缩机2的接线盒8中填充的环氧树脂密封9与矿用制冷压缩机2电连接,在圆筒形蒸发器3中彼此平行地设置有多个上下竖直方向的隔板14,这些隔板将圆筒形蒸发器3的内腔分隔形成蛇形气路15,在蛇形气路15中设置有制冷剂通过管16,制冷剂通过管16的一端与矿用制冷压缩机2上的冷凝剂输出管10连通,制冷剂通过管16的另一端与矿用制冷压缩机2上的冷凝剂输入管11连通,圆筒形蒸发器3的内腔中的蛇形气路15的入气口上设置有空气进气管12,圆筒形蒸发器3的内腔中的蛇形气路15的出气口通过净化空气输出管13与制氮机4的空气输入口连通。
在制冷剂通过管16上间隔地设置有散热翅片17,在圆筒形蒸发器3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18。
本发明采用了内部设置蛇形气路的圆筒形蒸发器3,使通过圆筒形蒸发器3的空气源尽可能地增加热交换的表面积,使热交换效率尽可能地提高,圆筒形蒸发器3内部的隔板14不仅使空气按照内部的结构形成气路还使与其接触的水分凝结成液态顺着隔板14流至蒸发器底部,由蒸发器的排污口18排出。
制冷剂通过管16上穿有散热翅片17,可以更加有效增大热交换接触面积。
矿用制冷压缩机2的接线盒采用环氧树脂材料进行浇封处理。此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还具有极好的防水、耐寒、耐热及承压性。
本发明中采用防爆胶泥及填料函对矿用电缆进出线喇叭口5进行密封。
本发明采用矿用浇封型压缩机对冷媒进行压缩制冷,使气源通过热交换进行降温,在降温的同时使得气源中的水分凝结成液态排出,从而降低气源中的含水量及含油量,达到除去制氮机气源中气体杂质以及降低进入制氮机气体温度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汾西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汾西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25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