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马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4735.0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培如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521000 广东省潮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马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卫生洁具方面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号为:200910192259.X公开了坐便器,包括坐便盆、主供水管道及与主供水管道连接的延时阀,坐便盆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坐便盆的上部设置有与主供水管道连通的冲洗管道,冲洗管道的下方设置有若干冲洗孔,排污口处的坐便盆设置有喷水口,所述喷水口通过供水管道与主供水管道连接;所述延时阀包括阀体,阀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和与主供水管道连接的出水口,阀体内腔设置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上设置有通孔,第一隔板将阀体内腔分隔成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和出水腔通过通孔连通,进水腔内安装有阀座,阀座内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阀座分隔成进水室与阀芯室,阀芯室内安装有阀芯,阀芯与第二隔板之间安装有弹簧,阀芯可封堵第一隔板上的通孔,阀座的进水室与进水口相通,进水室的侧壁设置有与进水腔连通的水孔,出水腔内安装有可顶抵阀芯的顶杆,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连通进水室和阀芯室的进水孔。
现有的一般来说都是利用的机械原理进行工作的,没有加入智能方面的功能,自动化程度相对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智能马桶,该智能马桶能够节约用水,自动化程度比较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马桶,包括马桶主体,所述马桶主体上设有马桶盖,所述马桶主体连接有自来水管,所述马桶主体内设置有上水道,所述马桶主体内设置有下水道,所述上水道设置有与上水道连通的上喷水口,所述下水道设置有与下水道连通的下喷水口。
所述一种智能马桶,其马桶主体设置有用于控制智能马桶自动清洗肛门 的微电脑系统。
所述一种智能马桶,其马桶主体设置有用于控制马桶自动烘干的微电脑系统。
所述一种智能马桶,其马桶主体设置有用于控制马桶自动清洗马桶本身的微电脑系统。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智能马桶,在马桶上综合应用了微电脑程序控制技术,智能化控制马桶的清洗功能,使用马桶达到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智能马桶能够使水压够大,用该马桶冲洗污染物时,更加容易,这样就可以节省使用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另外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现有马桶的基础上,在马桶上综合应用了微电脑程序控制技术,智能化启动技术,陶瓷精密烧制技术,应用微电脑程序控制马桶自动工作,一种智能马桶,包括马桶主体1、马桶盖2、上水道3、下水道4,所述马桶主体1上设有马桶盖2,所述马桶主体1连接有自来水管,所述马桶主体1内设置有上水道3,所述马桶主体1内设置有下水道4,所述上水道3设置有与上水道3连通的上喷水口,所述下水道4设置有与下水道4连通的下喷水口。
一种智能马桶,包括马桶主体1、马桶盖2、上水道3、下水道4,所述马桶主体1上设有马桶盖2,所述马桶主体1连接有自来水管,所述马桶主体1内设置有上水道3,所述马桶主体1内设置有下水道4,所述上水道3设置有与上水道3连通的上喷水口,所述下水道4设置有与下水道4连通的下喷水口。其马桶主体1设置有用于控制智能马桶自动清洗肛门的微电脑系 统。
一种智能马桶,包括马桶主体1、马桶盖2、上水道3、下水道4,所述马桶主体1上设有马桶盖2,所述马桶主体1连接有自来水管,所述马桶主体1内设置有上水道3,所述马桶主体1内设置有下水道4,所述上水道3设置有与上水道3连通的上喷水口,所述下水道4设置有与下水道4连通的下喷水口。其马桶主体1设置有用于控制马桶自动烘干的微电脑系统。其马桶主体1设置有用于控制马桶自动清洗马桶本身的微电脑系统。该智能马桶,在马桶上综合应用了微电脑程序控制技术,智能化控制马桶的清洗功能,使用马桶达到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培如,未经陈培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47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