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面倒角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5830.2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4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邵力;王领;王少平;苏继峰;李松梅;秦双双;潘贵荣;曹良伟;谭淑英;高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B23Q7/0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倒角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角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倒角设备。
背景技术
在海上水平井作业时,由于油管接箍的外圆倒角小,接箍作为油管直径的突起部分与套管管壁形成直接接触,引起下放油管遇阻、上提油管遇卡的现象。在接箍两端进行外圆倒角加工,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近几年,随着钻完井作业速度加快,水平井作业量日益增多,对油管接箍倒角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在车床倒角过程中,由于油管的长度较长(约为10米),从料场到车间由铲车运输,存在油管掉落的安全隐患。油管装夹到车床上需要人工搬运,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双面倒角设备,该设备能够提高带油管接箍倒角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面倒角机和集装箱工作站,所述双面倒角机固定在所述集装箱工作站内。
该设备还包括自动上下料装置,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布置在所述双面倒角机的进出料端,且沿与所述双面倒角机轴向平行的方向设置;
所述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机座和分设在其两侧与其垂直的上料架和下料架,所述机座上安装有主动辊、翻料板和被动辊;
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均与所述机座垂直,且二者结构相同,辊面在包含辊子中心线的截面内呈V形,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分别通过与其对应的辊架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主动辊和所述被动辊均安装在各自所述辊架的顶部;
所述翻料板有两个,两个所述翻料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座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均与所述机座垂直,所述翻料板通过翻板转轴与所述机座铰接,所述翻板转轴与所述机座垂直;所述翻料板的顶部由靠近上料架侧的偏心台阶隔成上料面和下料面,所述上料面为自翻料板的靠近上料架侧向所述偏心台阶逐渐降低的斜面,所述下料面为自所述偏心台阶向所述翻料板的靠近下料架侧逐渐降低的斜面,且在所述翻料板的靠近下料架侧的边缘处设有限位棱,所述翻料板与翻板摆臂的上端连接,所述翻板摆臂的下端与液压拉杆铰接,所述液压拉杆的一端与拉杆驱动液压缸连接,所述拉杆驱动液压缸安装在所述机座上。
所述辊架通过辊架转轴与所述机座铰接,所述辊架转轴与所述机座垂直;所述辊架与辊架摆臂的上端连接,所述辊架摆臂的下端与手动拉杆铰接,所述手动拉杆的一端固接有丝母,所述丝母通过螺纹连接在丝杠上,所述丝杠转动连接在所述机座上,所述丝杠的驱动端设有手轮。
所述双面倒角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依次安装有同轴设置的支撑顶碗、旋转刀盘、主机箱和卡瓦;所述旋转刀盘连接在所述主机箱的输出轴上,所述旋转刀盘和所述主机箱设有相互贯通的中心圆孔,所述旋转刀盘上安装有相对的前刀架和后刀架,所述前刀架上装有前切刀,所述前切刀设有轴向进给机构,与带油管接箍的前端倒角位置对应;所述后刀架上装有后切刀,所述后切刀设有径向进给机构,与带油管接箍的后端倒角位置对应;所述支撑顶碗由液压缸驱动,所述液压缸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带油管接箍的前端限位部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双面倒角机固定在可移动的撬块上,移动方便,使倒角加工可在存储场地进行,避免运输过程中的风险,保障生产安全;采用自动上、下料结构,能够节省上、下料时间,避免人工操作的安全隐患;采用双面倒角机能够通过将主机箱设置在底座中部,并在其上设置中心圆孔,将被加工件带油管接箍穿过主机箱上的中心圆孔,用位于主机箱两侧的支撑顶碗和卡瓦将带油管接箍固定,用连接在旋转刀盘上、前后交错布置的前切刀和后切刀同时加工接箍前端和后端的倒角,效率高,风险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加工方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50%左右,每台设备的操作人员由原先的4人,减至2人即可,实现了高效、安全的现场加工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上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6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双面倒角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5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错列薄膜晶体管及形成错列薄膜晶体管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切碎装置的切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