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6103.8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8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梁绍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盈富(东莞)电器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邓猛烈 |
地址: | 5239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移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便携式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电源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为手机等数码产品随时随地充电,因此逐渐成为人们必备电子产品之一。
现有的移动电源给手机或其他数码产品充电时,需要通过外接连接线,因为连接线是独立于移动电源的,所以携带不便,这会给忘记携带连接线特别是出门在外的用户带来极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更加方便的便携式移动电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内部形成容置腔的壳体、均设于容置腔的电池和电路板,电池和电路板电连接,还包括软性连接线,软性连接线的头部和壳体连接,软性连接线的尾部设有插头组件,插头组件和电路板电连接,壳体设有用于容置插头组件的插头容置槽。
其中,所述软性连接线的头部和壳体通过卡槽和卡块连接。
其中,所述插头组件垂直设置于软性连接线的尾部。
其中,所述软性连接线为两根。
其中,所述两根软性连接线中,一根软性连接线的尾部设有Apple 30 pin插头组件,另一根软性连接线的尾部设有Micro USB插头组件。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面盖、底盖、前挡盖和后挡盖,这四个部件卡接后内部形成容置腔。
其中,壳体设有前挡盖的一端还设有开关按钮和导光圈,容置腔的前端设有电池挡板,开关按钮被按压后与电池挡板连接,导光圈卡滞于开关按钮和前挡盖之间,前挡盖设有用于操作开关按钮和显示导光圈的通孔。
其中,所述软性连接线的尾端和壳体的后挡盖卡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带有插头组件的软性连接线来连接外部设施,仅需将插头组件连接带有匹配插口的数码产品即可对数码产品充电,不需额外使用外置的连接线,软性连接线不设有插头组件的一端和壳体连接,插头组件不需要使用时,将其插入插头容置槽内,整个设计不仅使得使用更加方便,而且软性连接线不增加移动电源的体积,更加便于外出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插头组件容置于插头容置槽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插头组件从插头容置槽伸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至图3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卡槽-11;面盖-12;底盖-13;前挡盖-14;后挡盖-15;插头固定件-16;电池-2;电路板-3;电池挡板-31;软性连接线-4;卡块-41;连接体-411;卡接体-412;Micro USB插头组件-42;Apple 30 pin插头组件-43;开关按钮-5;导光圈-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内部形成容置腔的壳体、均设于容置腔的电池2和电路板3,电池2和电路板3电连接,还包括软性连接线4,软性连接线4的头部和壳体连接,软性连接线4的尾部设有插头组件,插头组件和电路板3电连接,壳体设有用于容置插头组件的插头容置槽。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通过带有插头组件的软性连接线4来连接外部数码产品,仅需将插头组件连接带有匹配插口的数码产品即可对数码产品充电,不需额外使用外置的连接线,软性连接线4不设有插头组件的一端和壳体连接,插头组件不需要使用时,将其插入插头容置槽内,整个设计不仅使得使用更加方便,而且软性连接线4不增加移动电源的体积,更加便于外出携带。
参考图1至图3,软性连接线4的头部和壳体通过卡槽11和卡块41连接。本实施例中,软性连接线4的头部设有卡块41,壳体设有卡槽11,卡块41包括连接体411和卡接体412,卡接体412一端和连接体411垂直连接,卡接体412的另一端朝向软性连接线4的尾部,组装时,将卡块41从卡槽11的上方套入,连接体411位于卡槽11,卡接体412发挥卡滞作用。此连接方式的结构简单,并且插头组件从组件容置槽拔出后,软性连接线4的头部受力较大,本实施例在此连接方式的基础上,将软性连接线4的头端和壳体抵接,对软性连接线4的受力部分起到明显的缓冲作用。上述结构的卡槽11和卡块41还可互换,即卡槽11设于软性连接线4的头部,卡块41设于壳体。
参考图2,插头组件垂直设置于软性连接线4的尾部,插头组件置入组件容置槽后,软性连接线4没有凸出于壳体的部分,外形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盈富(东莞)电器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盈富(东莞)电器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61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多功能数码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