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井用油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6174.8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3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顺;李小松;刘勇;冯华;刘磊;刘宇飞;童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冀东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42 | 分类号: | E21B17/04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井用油管,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井用的便于连接的特殊结构的油管和管件。
背景技术
油管作为油井采油通道,在油田上被大量使用。目前在油田应用最广泛的油管为平式油管和外加厚油管两种,两种油管均采用API Spec 5B油管圆螺纹。其中外加厚油管,其管端经镦粗加厚,再加工出粗牙圆螺纹,相比平式油管螺纹,其螺纹抗拉强度更高(接近管体抗拉强度),使用范围更广,适用于更深的油井。随着油气资源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油井越钻越深,外加厚油管的用量也越来越大。
油井需要定期进行检泵与措施作业,油井每作业一次,油管管柱都需要上卸一次,油管螺纹的许用上卸次数是有限的,在大扭矩下,油管螺纹很容易损伤。因此各油田每年都会产生大量油管需要检修,其中螺纹修复是重要检修项目。螺纹修复的传统做法是将损坏螺纹切掉,再利用数控车床加工新螺纹。外加厚螺纹切头后,其加厚段不复存在,只能改为平式螺纹,导致油管螺纹抗拉强度显著降低,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另一种修复方式是将两端加厚部分切掉后,将油管两端重新燉粗、管体进行整体调质热处理,再在两端加工外加厚螺纹,但此方法不仅增加了维修难度,而且使维修成本大幅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油管螺纹修复繁琐的缺陷,提供一种不降低外加厚油管修复螺纹强度,修复操作简单、效率较高,修复成本较低,满足与外加厚油管同等使用条件的油气井用油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气井用油管,包括油管本体和油管接箍,所述油管本体一端的管体外壁上设有偏梯形外螺纹,另一端的管体外壁上设有外加厚外螺纹;所述油管接箍一端的管体内壁上设有外加厚内螺纹,另一端的管体内壁上设有偏梯形内螺纹;油管本体一端的偏梯形外螺纹与油管接箍一端的偏梯形内螺纹相匹配;油管本体另一端的外加厚外螺纹与油管接箍另一端的外加厚内螺纹相匹配。
与传统修复工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本实用新型可代替外加厚油管使用,外加厚油管修复后采用这种特殊结构的油管能继续按照外加厚油管使用情况服役,节约了新油管投资费用;二是旧外加厚油管螺纹在修复过程中,只需加工已经损坏的外螺纹端,另一端更换接箍即可,可显著降低修复成本,提高修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偏梯形内螺纹1,油管接箍2,外加厚内螺纹3,外加厚外螺纹4,油管本体5,偏梯形外螺纹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本新型所公开的这种油气井用油管,包括油管本体5和与之配合使用的油管接箍2。油管本体5一端的管体外壁上设有偏梯形外螺纹6,另一端的管体外壁上设有外加厚外螺纹4。油管接箍2一端的管体内壁上设有外加厚内螺纹3,另一端的管体内壁上设有偏梯形内螺纹1。油管本体5一端的偏梯形外螺纹6与油管接箍2一端的偏梯形内螺纹1相匹配;油管本体5另一端的外加厚外螺纹4与油管接箍2另一端的外加厚内螺纹3相匹配。
其中,外加厚内螺纹和外加厚外螺纹均为API Spec 5B外加厚圆螺纹。偏梯形螺纹采用行业应用成熟的经专门设计的偏梯形螺纹,其抗拉强度可高于管体强度,不低于原有外加厚圆螺纹的抗拉强度。
本新型所公开的这种特殊结构的油管是对原始油管修复后的油管,这种油管可以替代原始外加厚油管继续使用,属于原始外加厚油管修复后的再制造产品。当外加厚油管的外缘螺纹端损坏时,将待修的外加厚油管损坏的外螺纹切掉,使其变成平式油管端,然后在油管本体的端部加工出偏梯形的外螺纹;将该油管本体另一端的原配接箍拧下,更换一只本新型公开的特殊结构油管接箍。因此,外加厚的修复油管变成一端是偏梯形外螺纹,另一端是偏梯形内螺纹的油管。在下井使用时,每根油管的偏梯形外螺纹端与另一根修复管的偏梯形螺纹内螺纹端相连接,该管柱螺纹的抗拉强度、密封性能和抗粘扣性能均等同于外加厚圆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冀东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冀东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61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