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井液性能测量二合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6467.6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1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尾;马世清;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9/00 | 分类号: | G01N9/00;G01N11/0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8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性能 测量 二合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液性能测量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钻井液性能测量二合一装置。
背景技术
钻井液被形象的称为钻井的血液,由此可见钻井液在钻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钻井液性能指标中,马氏漏斗粘度和密度是最主要的钻井液性能衡量指标,在常规钻井过程中要求每班(12小时)分别测量12次马氏漏斗粘度和12次密度,当出现井下复杂时常常3至5分钟就要求测量一次,测量马氏漏斗粘度时通常由泥浆工用右手端漏斗,将钻井液倒入漏斗中,下放量杯,左手握秒表,待钻井液将量杯漏满的时间即为马氏漏斗粘度(单位,秒),测量过程必须保持固定姿势且中途不能中断,由于每班要求测量多达几十个数据,测量时间每次从1分钟到10分钟不等,泥浆工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站立测量,劳动强度大,容易造成疲劳,甚至由于疲劳动作变形造成测量数据失真;测量密度时由于没有专门规定的测量底座,通常由泥浆工就近选取一处较为平整的台面作为底座测量密度,由于选取的台面不规整,常常造成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井液性能测量二合一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手工测量钻井液粘度和密度时,劳动强度高,测量误差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钻井液性能测量二合一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漏斗托架和密度计托盘;在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安装有能上下调整的漏斗托架;在支撑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呈水平状的密度计托盘。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漏斗托架可包括漏斗卡环、连接支架和移动管座;在支撑架上通过第一顶丝安装有移动管座,在移动管座上有水平通孔,在水平通孔内通过第二顶丝安装有连接支架;与底座上方的连接支架外端固定安装有呈环形的漏斗卡环,在漏斗卡环上有开口。
上述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的外部可固定安装有用于手动旋转的六方旋转头。
上述漏斗卡环的底端与底座顶端的距离可在40厘米至50厘米之间。
上述漏斗卡环的内径可在10厘米至13厘米之间。
上述密度计托盘上可安装有液体密度计。
上述液体密度计可采用XYM型液体密度计。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在本实用新型上可同时实现粘度和密度测量;通过在密度计托盘放置密度计,使钻井液的密度测量更准确,误差小;同时通过在漏斗卡环和底座上放置马氏漏斗和量杯,使钻井液的滴漏过程在本实用新型上完成,减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稳定性高,粘度测量的精度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底座,2为支撑架,3为漏斗托架,4为密度计托盘,5为连接支架,6为移动管座,7为第一顶丝,8为第二顶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钻井液性能测量二合一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架2、漏斗托架和密度计托盘4;在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在支撑架2上安装有能上下调整的漏斗托架;在支撑架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呈水平状的密度计托盘4。在漏斗托架和密度计托盘4上分别放置马氏漏斗和密度计,工作人员可通过密度计测量钻井液密度,保证了密度计测量时的水平度,使测量数据更准确,减小测量误差;与此同时,在底座1上放置量杯,钻井液由马氏漏斗滴入量杯中,通过记录钻井液滴入的时间,可计算得出钻井液粘度(单位,秒),从而实现钻井液粘度的测量;整个钻井液滴漏和测量过程在本实用装置上完成,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稳定性高,提高了测量的精度,装置简便,取材方便,实用性强。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钻井液性能测量二合一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6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洁净度的装置
- 下一篇:用于显示装置的电路板和具有该电路板的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