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刷、变频新型角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7215.5 | 申请日: | 2012-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4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李熹平;周梦凯;张剑;宫宁宁;汪彬;朱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B24B4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频 新型 角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尤其是一种无刷、变频新型角磨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角磨机采用有刷、串激电机,依靠碳刷和换向器配合实现换向,该种角磨机电机功率大,调速电路和结构简单,在工业界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然而,传统的采用有刷、串激电机的角磨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1)工作时铁损、铜损以及碳刷磨损损耗较大,造成工作效率普遍偏低,据统计,有刷、串激电机的工作效率仅为60%左右,工作过程中耗费的能量近一半被浪费;
2)工作时靠碳刷与换向器配合实现换向,易产生火花,不能用于有防爆要求的工作场合,如混气站、燃机房、加油站等;
3)工作时由于碳刷的磨损,产生粒状粉尘,既严重危害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又限制了其应用场合,如不能用在无尘环境;
4)碳刷磨损后,严重影响角磨机的使用寿命;碳刷磨损完后,若得不到及时更换,易引起转子、定子全部烧坏,造成整机报废,甚至会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本实用新型根据角磨机的使用要求,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无刷角磨机,既可扩大角磨机的应用场合,消除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又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应用前景广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角磨机工作时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变频技术和变频电机结合一体的无刷角磨机,该角磨机可根据实际所需的功率大小,自动地反馈信号,将输出频率调整到所需频率范围内,使三相变频异步电机输出相应的转速与功率,达到自动适应负载变化的功能,既可满足实际工况所需的功率要求,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刷、变频新型角磨机,包括机壳、手柄、三相变频异步电机及变频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机壳内置有变频模块及与之连接的控制模块,同时二者分别与三相变频异步电机连接。
所述的三相变频异步电机由风扇、鼠笼式转子和定子组成,风扇安装在鼠笼式转子的前端,鼠笼式转子高速旋转带动风扇同时旋转。定子安装在塑料机壳之中,采用铁基非晶合金加工而成,可极大的提高电机工作的效率,鼠笼式转子和中间的转子轴之间有轴绝缘结构。鼠笼式转子由硅钢片加工而成,其前端连接风扇,采用角度齿轮传动副、直齿或斜齿齿轮传动副。
所述的变频控制器,与三相变频异步电机连接,包括变频模块及控制模块,变频模块采用交流变频模块,变频模块及变频模块散热器安装在机壳中进风口位置,机壳内部设有冷却风路,电机工作时,冷却风进入到机壳内部对鼠笼式转子、定子、和变频模块进行冷却,鼠笼式转子两端置有两个轴承,变频模块散热器由铝合金制成凹形容器,容器四周有密集的散热筋,由进风口吸入空气,通过散热筋带走热量,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刷、变频新型角磨机,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没有碳刷,能消除串激电机角磨机工作时产生的火花现象,避免碳刷磨损时粉尘对人身健康和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没有换向器和绕组,减少了经常更换磨损碳刷而引起的轴承、开关、电枢等易损坏部件的损坏几率,其工作寿命极大提高,可以经受高速,温度和大功率的要求,而且效率也有所提高,变频模块能使电网电源从50HZ(60HZ)变为0-400HZ电源,使三相变频异步电机的转速与功率随频率增加而提高,可以达到和超过现有相似规格串激电机额定转速,使额定功率也同时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定子和鼠笼式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变频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子;2、风扇;3、鼠笼式转子;4、变频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三相变频异步电机鼠笼式转子3前端连接风扇2,并采用角度齿轮传动副、直齿或斜齿齿轮传动副或皮带传动副。其工作原理如下:
三相变频异步电机鼠笼式转子3的水平旋转运动通过角向齿轮传动副进行减速,并改变成垂直旋转运动,带动砂磨片进行工作。三相变频异步电机由风扇2、鼠笼式转子3和定子1组成,风扇2安装在鼠笼式转子3的前端,鼠笼式转子3高速旋转带动风扇2同时旋转。机壳内部设有冷却风路,电机工作时,冷却风进入到机壳内部对鼠笼式转子3、定子1、和变频模块进行冷却。定子1安装在塑料机壳之中,鼠笼式转子3和中间的转子轴之间有轴绝缘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72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