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固体电解质电性能的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7341.0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2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郇昌天;冯涛;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事务所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固体 电解质 性能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检测固体电解质电性能的夹具。
背景技术
固体电解质或称为快离子导体,是指在一定温度以上具有较高离子导电性的离子晶体。离子电导率是固体电解质材料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电导率的物理意义即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电导率越大则导电性能越强,反之越小。影响电导率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温度、材质的纯度及各向异性。其中,电导率与温度具有很大相关性,即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阿伦尼乌斯公式来描述。值得强调的是,有些固体电解质材料只有在高温下才能够实现离子的迁移,进而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快速增加。所以研究固体电解质材料在高温下的电性能就显得格外重要。
通常电导率的测试技术主要有直流四端电极法和交流复阻抗技术。前者只能获得材料的总电导率,后者可以将晶粒、晶界、和电极的贡献分离开来,从而得到反映材料本征特性的晶粒电导率数据。交流阻抗谱方法是是交流法测量电导率的发展,即正弦波交流阻抗法,测量的是固体电解质和电极组成的电池的阻抗与微扰频率的关系。对于固体电解质,一般是把不同频率下测得的阻抗和容抗作复数平面图,并利用测量电池的等效电路分析所得谱图,可分别检测出多晶固体电解质晶粒及晶界内的离子导电率,是目前研究固体电解质离子导电性能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广泛应用于众多功能陶瓷的微观性能研究。其优点是测定频率范围广,可精密测量。
LCR测试仪是以微处理器控制的数字式测量各种无源阻抗参量的仪器,是目前较理想的用于测试高温下固体电解质材料电导率的优选仪器。因其测试速度快、频率范围宽、测量范围大、稳定性和准确度较高、读数方便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存在的问题是,与LCR测试仪配套的检测夹具较繁琐,检测时,还需在样品电极上引出铂丝,为此,补充和完善一种简单、方便且有效的检测夹具,是保证对固体电解质电性能进行准确检测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检测固体电解质电性能的夹具,本实用新型利用夹具上部的自重夹持样品,铂片作为样品电极,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附加阻抗小的优点。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检测固体电解质电性能的夹具,其特点在于该夹具包括夹具上体及夹具下体,其夹具上体与夹具下体结构对称,分别由铂丝、氧化铝基体及铂片组成,氧化铝基体为柱体状,其轴心设有通孔,铂片为片状,铂丝为直线状,所述氧化铝基体垂直设置,铂片设于氧化铝基体上,铂丝穿过氧化铝基体的通孔与铂片连接;夹具上体与夹具下体上的铂片相互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夹具采用自重夹持样品,操作简单。
(2)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组成材料熔点高,耐高温。
(3)本实用新型的夹具无须在样品电极上引出铂丝,消除了引线的附加阻抗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4)本实用新型的夹具和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夹具上体1及夹具下体2,其夹具上体1与夹具下体2结构对称,夹具上体1由上铂丝11、上氧化铝基体12及上铂片13组成,夹具下体2由下铂丝21、下氧化铝基体22及下铂片23组成,其上、下氧化铝基体均为柱体状,轴心设有通孔,上、下铂片均为片状,上、下铂丝为直线状;
所述夹具上体1的上氧化铝基体12垂直设置,上铂片13设于上氧化铝基体12的底部,上铂丝11穿过上氧化铝基体12的通孔与上铂片13连接;所述夹具下体2的下氧化铝基体22垂直设置,下铂片23设于下氧化铝基体22的顶部,下铂丝21一端设置“U”字形,且穿过下氧化铝基体22的通孔与下铂片23连接;所述设于夹具上体1与夹具下体2的上铂片13及下铂片23相互对应。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
准备工作:准备石英管5、加热炉6、待检样品7及LCR测试仪8, 将加热炉6安放在试验台上;将石英管5置于加热炉6内;将夹具下体2的下铂片23朝上置于石英管5底部;将待检样品7置于夹具下体2的下铂片23上方;将夹具上体1的上铂片13朝下置于石英管5内,在夹具上体1自重的作用下使夹具上体1的上铂片13与待检样品7触及,并将待检样品7夹持在夹具上体1与夹具下体2的上铂片13及下铂片23之间;将上铂丝11、下铂丝21分别与LCR测试仪8的接线端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73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