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海绵铁生产的隧道窑窑车进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7722.9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3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吕宝锋;王春刚;卢军;徐庆国;李霆;陶红芳;隋云;于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0 | 分类号: | F27B9/3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谢省法 |
地址: | 271105***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绵 生产 隧道窑 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粉末冶金生产工艺中制备海绵铁时的一种用于海绵铁生产的隧道窑窑车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粉末冶金行业中,海绵铁的生产是将氧化铁皮、还原剂(焦末)、脱硫剂等按照一定比例,装入规则排列于窑车上的SiC耐火罐中,经隧道窑高温焙烧而成。烧成后,窑车及海绵铁需一同转运至后序工位进行操作。例如:吸灰、卸锭等操作。因为,现在都是采用机械化生产,为满足生产的连续性,这就需要满足各工序之间能实现转运的进给装置。传统技术中是:采用卷扬机通过钢丝绳,使用人工挂钩方式将窑车向前拖拽,其安全系数及工作效率都较低,对于生产的连续性有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能实现进给、转运的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海绵铁生产的隧道窑窑车进给装置,包括有液压站、进给油缸、在所述液压站上设置的电磁阀及溢流阀、与所述进给油缸活塞杆的端部连接的拉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带上面设置一组推爪,在所述拉带下面设置两个以上的托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的一组推爪设置两个以上,相邻推爪的间距大于等于所述窑车的车身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推爪偏心设置,所述推爪通过铰链与固定座铰接。推爪为偏心设计并可绕转轴自由旋转,自然状态下,重心端下落,推爪处于推进的工作状态,当拉带后撤时,推爪在窑车轴作用下绕转轴旋转,翘起端下降,可顺利从窑车轴下空间通过,从而实现往复式推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托轮两端设置有凸起的轮沿,所述拉带置于所述托轮的轮沿中间,所述托轮通过轴承与托轮座连接,所述托轮座与基础固定连接。托轮两端带有轮沿,有效的防止拉带的跑偏。
工作原理:通过液压站上液压泵、电磁阀、溢流阀等装置控制进给油缸伸缩运动,带动拉带前后往复运动,拉带上每隔一辆窑车的距离固定有一个推爪,当拉带向前进给时,推爪推动窑车轴使窑车一同进给,前进一辆车的距离后,拉带在进给油缸的带动下后撤,推爪与窑车轴脱离,拉带回到起始位置后进入下一个往复行程,从而实现窑车的不断进给。为减小拉带运行阻力,拉带下方设有多组托轮,托轮可自由旋转,减小系统运行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装置结构简单,维修简便,运行可靠,制造及维修维护成本低,完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2)托轮旋转轴承采用密封式设计,较好的防止粉尘等对轴承的污染,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3)托轮两端带有轮沿,有效的防止拉带的跑偏;
4)推爪为偏心设计并可绕转轴自由旋转,自然状态下,重心端下落,推爪处于推进的工作状态,当拉带后撤时,推爪在窑车轴作用下绕转轴旋转,翘起端下降,可顺利从窑车轴下空间通过,从而实现往复式推进简化了机构的组成,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性能可靠,具有成本低廉,使用便利之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K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附图2的A向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拉带,2是进给油缸,3是液压站,4是窑车,5是推爪,6是托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用于海绵铁生产的隧道窑窑车进给装置,包括有液压站3、进给油缸2、在所述液压站3上设置的电磁阀及溢流阀、与所述进给油缸2活塞杆的端部连接的拉带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带1上面设置一组推爪5,在所述拉带1下面设置两个以上的托轮6,一组推爪5设置两个以上,相邻推爪5的间距大于等于窑车4的车身长度。推爪5偏心设置,推爪5通过铰链与固定座铰接。托轮6两端设置有凸起的轮沿,拉带1置于托轮6的轮沿中间,托轮6通过轴承与托轮座连接,托轮座与基础固定连接。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77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苏丹红IV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
- 下一篇:微波炉门的微波屏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