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厂侧煤仓主厂房中电子设备间及机柜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8307.5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7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薛嫣;梁柏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7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厂 煤仓 厂房 电子设备 机柜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当电厂主厂房采用侧煤仓方式取消集控楼时,电子设备间及控制机柜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厂项目中,合理布置、减少主厂房尺寸、降低厂房造价、降低投资已成为业主在电厂建设中的主要目标之一。
常规电厂的主厂房布置中,一般在多机之间均设置集控楼,机组电子设备间集中布置于此。但当主厂房采用侧煤仓布置方案时,2台机组或多台机组之间集控楼的位置就被占用,尤其在主厂房总体尺寸基本确定后,在主厂房中间基本没有集控楼的位置,常将其移至主厂房固定端。但固定端的集控楼尺寸基本无法放置常规大小的电子设备间、热工现场检修间、工程师室。故,在日益缩小的主厂房中,如何为电子设备间及控制机柜、热工现场检修间、工程师室找到合适、经济又能满足运行要求的位置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厂侧煤仓主厂房中电子设备间及机柜布置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厂侧煤仓主厂房中电子设备间及机柜布置结构,包括第一机组锅炉房、煤仓框架、第二机组锅炉房、第一机组汽机房和第二机组汽机房;煤仓框架设置于第一机组锅炉房和第二机组锅炉房之间,第一机组汽机房和第二机组汽机房布置于第一机组锅炉房和第二机组锅炉房的同一侧;第一机组汽机电子设备间和第二机组汽机电子设备间分别设置于第一机组锅炉房前侧和第二机组锅炉房前侧,第一机组汽机电子设备间紧贴第一机组汽机房;第二机组汽机电子设备间紧贴第二机组汽机房。
优选的,第一机组热工现场检修间、第一机组工程师室布置于第一机组汽机电子设备间旁;第二机组热工现场检修间、第二机组工程师室布置于第二机组汽机电子设备间旁。
优选的,第一机组锅炉电子设备间和第二机组锅炉电子设备间分别设置于第一机组锅炉房内侧和第二机组锅炉房内侧,第一机组锅炉电子设备间和第二机组锅炉电子设备间紧贴煤仓框架。
优选的,第三机组热工现场检修间和第三机组工程师室分别布置于第一机组锅炉电子设备间两侧;第四机组热工现场检修间和第四机组工程师室分别布置于第二机组锅炉电子设备间两侧。
优选的,第一机组锅炉电子设备间和第二机组锅炉电子设备间的标高为运转层标高。
优选的,第一机组汽机电子设备间和第二机组汽机电子设备间设置在主厂房内6.90米的框架内。
优选的,第一机组汽机电子设备间的标高为第一机组汽机房的第二层标高;第二机组汽机电子设备间的标高为第二机组汽机房的第二层标高。
与现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多台机组电子设备间分开设置,能克服传统多机组用电子设备间需占用大块较齐整区域的缺点,能充分、灵活地利用优化后的较小尺寸主厂房的零碎位置。同时可使各单元机组电子设备间更加靠近各单元机组,缩短检修、运行人员的工作距离,减少电缆量、施工量,降低企业成本。
2.汽机、锅炉电子设备间分开设置,相对于传统汽机锅炉系统共用电子设备间的情况,可使汽机、锅炉系统各控制机柜更加贴近现场被控对象,缩短接线距离,减少电缆量及其安装工程量。同时,电子设备间分散后,各自桥架荷载、用量也被分散,降低了桥架量及其安装工程量,降低企业成本。
3.按照隶属关系将各类控制机柜分散在汽机、锅炉电子设备间,有利于现场运行人员更加清晰、快速地区分工作对象,也使两电子设备间及内部机柜的施工、安装、进度、维护、操作空间等各方面互不影响。
4.各单元机组设置各自独立的热工现场检修间,既能分散检修间面积,又能满足检修要求。
5.各单元机组设置各自独立的工程师室,既能分散工程师室面积,又能满足各单元机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汽机电子设备间、热工现场检修间、工程师室位置示意图;
图2为位于炉内侧的锅炉电子设备间位置示意图;
图3为位于炉前侧的锅炉电子设备间、热工现场检修间、工程师室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厂侧煤仓主厂房中电子设备间及机柜布置结构,包括第一机组锅炉房11、煤仓框架31、第二机组锅炉房21、第一机组汽机房12和第二机组汽机房22,煤仓框架31设置于第一机组锅炉房11和第二机组锅炉房21之间,第一机组汽机房12和第二机组汽机房22布置于第一机组锅炉房和第二机组锅炉房的同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83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叶温控风扇
- 下一篇:兼具抗雷击和自动控温功能的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