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锻联合体冷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8318.3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4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友华;周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美亚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允姿 |
地址: | 312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制造设备领域,尤其与一种精锻联合体冷锻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圆锥轴承内、外圈加工工艺采用外圈扩孔内圈挤压成型工艺,其具体内容如下:外圈扩孔工序步骤:取材→中频加热→下料→镦粗→套料→涨型拍平→扩孔→整形→球化退火→抛丸(去氧化皮)→粗(车)加工→精(车)加工;内圈冷挤压成型步骤:用外圈的套料后的料芯→镦粗→挤压成型→冲孔拍平→球化退火→抛丸→粗(车)加工→精(车)加工。
上述采用的热锻加工工艺加工余量大、产量低、耗料、费时、加工难度大、性能精度低,需要进一步机械加工来提高产品的精度,这种生产模式已日见难以满足当今轴承制造等工业生产中的高质量、高精度、高效率、低消耗的要求。为此,人们设想最佳的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它就是冷锻工艺,具有如下优点:提高加工精度,降低能耗,提高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加工余量大、性能精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加工余量小、效率高、耗料少、易加工、性能及精度高的精锻联合体冷锻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精锻联合体冷锻装置,包括冲床、上模、模座和下模,上模安装在冲床的滑块上,模座固装在位于滑块正下方的冲床空腔内,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模上设置有冲头,所述的下模设置成带有环状凸起的中空套筒,该环状凸起嵌装在所述的模座内腔壁上。
所述的冲头顶部可设置成带有台阶的锥形,当工件置于该冷锻装置中进行加工时,冲头落下并将该工件冷锻成型。
所述的冷锻装置冷挤压形成的精锻联合体的形状为圆锥塔型,该精锻联合体为外套和内套联为一体的组合件,且内、外套内径无需切削加工。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良好的表面粗糙度,零件的精度可达IT8~IT9级,表面粗糙度可达Ra0.8~Ra1.6,这样所得的零件只有少量的还需精加工,圆锥内外套内径均无需再加工,使得加工余量小,减少了料耗;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效率高,其生产率可高达30件/每分钟以上,能够很好的完成生产任务;本实用新型提高零件的力学性能和精度,能够很好地保障零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精锻联合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冲床5、上模1、模座4和下模3,上模1上设置有带有台阶的锥形冲头2,上模1安装在冲床5的滑块上,模座4固装在位于滑块正下方的冲床5空腔内,下模3设置成带有环状凸起的中空套筒,该环状凸起嵌装在所述的模座4内腔壁上,当工件6置于该冷锻装置中进行加工时,冲头落下并将该工件6冷锻成型,该冷锻装置冷挤压形成的精锻联合体的形状为圆锥塔型,该精锻联合体为外套和内套联为一体的组合件,且内、外套内径无需切削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美亚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美亚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83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变位铆钉衬壳
- 下一篇:薄腹板叉形壳体锻件的模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