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量可控的喷雾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0194.2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7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杜昊;刘玉强;王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8 | 分类号: | B01D1/18;B01D1/3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兰 |
地址: | 737104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可控 喷雾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流量可控的喷雾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上有许多生物或食品行业需要将液态物料进行喷雾干燥加工成粉末状物料,一般是将物料制成溶液、乳浊液、悬浊液或膏状在热风中形成细小的液滴,在液滴下落过程中水分被蒸发形成粉末或颗粒状,需要在一道工序中完成喷雾与干燥两个过程,现有的喷雾干燥装置是将液体进行加热,加热之后进行喷雾,由于加热后的液体温度较高,喷雾时会发生飞溅,将影响到设备的安全。同时喷雾干燥装置是先加热后喷雾,需要耗费较多的能量,喷雾之后会凝结,将不能很好的得到干燥。而且,现有的喷雾干燥装置的流量无法进行控制,从而不能确切了解喷雾的量,影响到后续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流量可控的喷雾干燥装置,其结构简单,解决了解决现有的喷雾干燥装置耗费能量较多,干燥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流量可控的喷雾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塔和加热桶,所述干燥塔上设有送料进口,干燥塔的顶部设有雾化器,所述送料进口中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与计算机相连接,所述加热桶与干燥塔相连通,所述加热桶中设有加热器,在加热桶的底部还设有送风机,所述送料进口中设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桶还连接有蒸汽管,用于将蒸汽通入加热桶中。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为电加热棒。
优选地,所述干燥塔上连接有风机。
优选地,所述干燥塔的上部设有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是在干燥塔中一边喷雾一边干燥,喷雾之后仍然进行干燥,避免了喷雾后的液体冷凝。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桶中的干燥器为电加热棒,从而提高了加热的效率,避免了用煤炭加热产生的污染。而且,该装置在送料进口中设有阀门,通过计算机来控制阀门的开闭,以实现对流量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干燥塔、2-送料进口、3-收集器、4-送风机、5-蒸汽管、6-加热器、7-加热桶、8-阀门、9-雾化器、10-流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流量可控的喷雾干燥装置,包括干燥塔1和加热桶7,所述干燥塔1上设有送料进口2,干燥塔1的顶部设有雾化器9,送料进口2中设有阀门8,所述阀门8与计算机相连接,所述加热桶7与干燥塔1相连通,所述加热桶7中设有加热器6,在加热桶7的底部还设有送风机4。加热桶7还连接有蒸汽管5,用于将蒸汽通入加热桶中,高温蒸汽从蒸汽管5进入加热桶7中,加热器6为电加热棒,送料进口2中还设有流量传感器10,该流量传感器10页与计算机相连接,从而可以显示喷雾的流量,实现了喷雾流量的可测量。高温蒸汽从蒸汽管5进入加热桶7中。位于加热桶7底部的送风机将加热桶中热量吹向干燥塔中,对喷雾液体进行加热干燥,干燥之后的液体经干燥塔下部的出口进入收集器3中。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是在干燥塔中一边喷雾一边干燥,喷雾之后仍然进行干燥,避免了喷雾后的液体冷凝。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桶中的干燥器为电加热棒,从而提高了加热的效率,避免了用煤炭加热产生的污染。该装置在送料进口中设有阀门,通过计算机来控制阀门的开闭,以实现对流量的控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启示下,作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还可以做出其它等同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0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