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穿颅吸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0225.4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2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玲;寇明赟;王秀慧;寇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玲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B17/3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鲜林 |
地址: | 7330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应用于胚胎畸形及胎儿死亡行穿颅及缩小头颅体积手术的临床应用器械,具体说是一种穿颅吸引管。
背景技术
胚胎畸形或死亡时为了减少对孕产妇的痛苦及损害,常常对头位胚胎行穿颅术,让其胎儿最大的颅骨内组织流出,体积缩小,便于畸形或死亡胎儿娩出,以减少孕妇的痛苦及损伤,尤其是妊娠晚期及胎儿死亡后疤痕子宫的孕妇,不但减少孕产妇的痛苦同时也预防发生疤痕子宫破裂及不必要的剖宫产对孕产妇带来的损害,故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和接受。目前临床常用的穿颅器种类很多,但都只能穿破头颅后让脑浆在有宫缩受到挤压时自动流出,头颅体积缩小后娩出,如宫缩不强或传颅孔过小,脑组织不易流出时便达不到穿颅的目的,不但不能减轻孕妇的痛苦还有可能造成疤痕子宫破裂,孕产妇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行穿颅,又能将脑浆吸出,将穿颅与吸出脑组织融为一体,不需要过强的宫缩挤压,短期内能使头颅体积缩小的一种穿颅吸引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
一种穿颅吸引管,包括穿刺头,所述穿刺头为锥形穿刺头,所述锥形穿刺头下端连接一金属弯管,金属弯管上端侧壁上开一旁开口,所述金属弯管尾部连接一吸引器连接管。
所述金属弯管管长35cm,壁厚0.1cm。
所述旁开口呈椭圆形。
所述锥形穿刺针体高1.5cm ,底长1cm。
本实用新型的穿颅吸引管,不需要穿颅后等待较强的宫缩将脑浆挤出颅内以缩小头颅体积,只要一个锥形针从囟门或颅逢穿破头皮,脑浆通过有旁开口的金属弯管接普通吸引器连接管吸出即可,不需要过强的宫缩挤压,短期内能使头颅体积缩小,减轻了孕妇的痛苦,更重要的减轻了宫腔内压,预防了子宫破裂的发生。本实用新型连接简单,便于操作,缩短了时间,实用方便,快捷,安全,利于胎儿的快速娩出,便于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穿颅吸引管,包括锥形穿刺头1,锥形穿刺针(1)体高1.5cm ,底长1cm。锥形穿刺头1下端连接一金属弯管3,金属弯管3上端侧壁上开一呈椭圆形的旁开口2,金属弯管3尾部连接一普通吸引器连接管4,通过吸引器连接管与电动吸引器连接。金属弯管3可用人流八号吸引管改制,管长35cm,壁厚0.1cm。
病人根据需要摆好膀胱截石体位,常规会阴、阴道消毒铺巾,当宫口开至3cm以上时,常规通过阴道,触到囟门或颅逢时应用穿颅吸引管:通过金属锥形针1穿破头皮,进入胎儿颅内,改变金属弯管的不同的方向,使脑浆通过侧口及金属弯管,再经过吸引管与电动吸引器相连,最后被吸到吸引瓶内。短时间将胎儿脑浆吸出,头颅体积缩小,利于畸形胎儿或晚期死胎的娩出,减少孕妇的痛苦,预防子宫破裂造成孕产妇死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玲,未经王海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02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