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2770.7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6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位民;郑州;刘万仓;李培新;王兴雨;齐振峰;贾继昌;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辽源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5/00 | 分类号: | E21C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韩富强 |
地址: | 27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煤层 采煤 摇臂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北宿煤矿自建矿以来一直采用炮采工艺进行煤炭回采,落煤工艺始终未能实现机械化,在集团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矿迎来了第一套综采设备,矿领导高度重视,在地面建立模拟场地,对综采设备进行试运转,发现MG110/250-BW改进型采煤机滚筒内喷雾雾化效果差,经过对摇臂冷却系统反复验证,发现问题原因为:摇臂内冷却管道细,煤机喷雾系统承压低,水压只能控制在2.2Mpa,造成滚筒喷雾供水不足,现以无法从摇臂内部解决,只能改造供水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冷却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新型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冷却系统包括进水总管、反冲洗阀、泵电机水道、泵过轴箱水道、泵减速机水道、左滚筒喷嘴、左摇臂电机水道Ⅰ、左摇臂电机水道Ⅱ、油箱水道、右滚筒喷嘴、右摇臂电机水道Ⅰ和右摇臂电机水道Ⅱ,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左摇臂外喷头和右摇臂外喷头,其中进水总管经反冲先阀后分成四路,第一路经泵电机水道、泵过轴箱水道、泵减速机水道与左滚筒喷嘴相通;第二路经左摇臂电机水道Ⅰ、左摇臂电机水道Ⅱ后,接左摇臂外喷头;第三路经油箱水道后与右滚筒喷嘴相通;第四路经右摇臂电机水道Ⅰ和右摇臂电机水道Ⅱ与右摇臂外喷头相通。
在摇臂冷却系统原有基础上,只增加左摇臂外喷头和右摇臂外喷头,然后改换一下各个部件管路连接关系,就可以形成本新型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冷却系统,改造方便,冷却效果大幅提高。
作为优化,其还包括左摇臂内部冷却水道和右摇臂内部冷却水道,其中左摇臂内部冷却水道与第二路中的左摇臂电机水道Ⅰ、左摇臂电机水道Ⅱ并联相通;右摇臂内部冷却水道与第四路中的右摇臂电机水道Ⅰ、右摇臂电机水道Ⅱ并联相通。左摇臂内部冷却水道和右摇臂内部冷却水道是在摇臂冷却系统原有管路。
本新型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冷却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冷却效果明显的优点,广泛适用于各采煤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新型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冷却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采煤机摇臂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进水总管、2为反冲洗阀、3为泵电机水道、4为泵过轴箱水道、5为泵减速机水道、6为左滚筒喷嘴、7为左摇臂电机水道Ⅰ、8为左摇臂电机水道Ⅱ、9为油箱水道、10为右滚筒喷嘴、11为右摇臂电机水道Ⅰ、12为右摇臂电机水道Ⅱ、13为左摇臂内部冷却水道、14为右摇臂内部冷却水道、15为左摇臂外喷头、16为右摇臂外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如图1所示,本新型薄煤层采煤机摇臂冷却系统包括进水总管1、反冲洗阀2、泵电机水道3、泵过轴箱水道4、泵减速机水道5、左滚筒喷嘴6、左摇臂电机水道Ⅰ7、左摇臂电机水道Ⅱ8、油箱水道9、右滚筒喷嘴10、右摇臂电机水道Ⅰ11、右摇臂电机水道Ⅱ12、左摇臂内部冷却水道13和右摇臂内部冷却水道14,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左摇臂外喷头15和右摇臂外喷头16。
其中进水总管1经反冲先阀2后分成四路,第一路经泵电机水道3、泵过轴箱水道4、泵减速机水道5与左滚筒喷嘴6相通;第二路经左摇臂电机水道Ⅰ7、左摇臂电机水道Ⅱ8后,接左摇臂外喷头15;第三路经油箱水道9后与右滚筒喷嘴10相通;第四路经右摇臂电机水道Ⅰ11和右摇臂电机水道Ⅱ12与右摇臂外喷头16相通。
左摇臂内部冷却水道13与第二路中的左摇臂电机水道Ⅰ7、左摇臂电机水道Ⅱ8并联相通;右摇臂内部冷却水道14与第四路中的右摇臂电机水道Ⅰ11、右摇臂电机水道Ⅱ12并联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辽源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辽源煤矿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27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继装置、中继装置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用于通信系统的频谱分析和设备诊断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