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电池的动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4832.8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4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施敏捷;罗素.波特;李倩;董玮;蒙祥书;董会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杰拓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汽车 电池 动力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电池的动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作为汽车最常用的电池,由于电池内部发生着复杂的电化学反应,导致电池电动势和电池剩余电量之间不是呈现线性关系。传统的电池剩余电量预测方法一般是测量电池电动势大小线性估算出电池的剩余电量,虽然简单,但是误差偏大。同时,对于电池组或是电池单体的充电、放电、负载等工作状态也没法进行较好的监控,不利于汽车电池的安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电池的动力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适用于汽车电池的动力控制装置,包括有装置盒体,其中:所述装置盒体上设置有输入端组件,包括有电压输入端、温度输入端、总线输入端、地址数字输入端、电源信号输入端,所述电压输入端连接有电压监视模块,所述温度输入端连接有温度监视模块,所述总线输入端分别连接处理器的串行通信接口与总线输出端,所述地址数字输入端分别连接处理器的整流通信接口与地址数字输出端,所述电源信号输入端通过直流调压器连接电源信号输出端。
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汽车电池的动力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盒体内设置有散热组件。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适用于汽车电池的动力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的散热组件包括有散热槽,装置盒体上对应散热槽位置设置有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有效监控汽车电池的电压、电流、电荷、温度等各项技术参数,提高了汽车电池的安全使用程度,能够有效排查故障。依托于总线输出端、地址数字输出端、电源信号输出端的存在,为后续其他检测附件的参与提供必要的外连通讯,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扩展能力。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图1是适用于汽车电池的动力控制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适用于汽车电池的动力控制装置,包括有装置盒体16,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盒体16上设置有输入端组件,包括有电压输入端1、温度输入端3、总线输入端5、地址数字输入端8、电源信号输入端11,由此实现各个参数的有效读取。具体来说,在电压输入端1连接有电压监视模块2,温度输入端3连接有温度监视模块4,总线输入端5分别连接处理器的串行通信接口6与总线输出端7。同时,地址数字输入端8分别连接处理器的整流通信接口9与地址数字输出端10。并且,为了便于调压,获取更为精确的数据,电源信号输入端11通过直流调压器12连接电源信号输出端13。由此,配合总线输出端7、地址数字输出端10、电源信号输出端13,能够为后续其他检测附件的参与提供必要的外连通讯,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扩展能力。
就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适应不同的监控要求,提升工作效率,采用的处理器为中央处理单元(CPU),或是为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是为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SIC)的逻辑电路。
进一步来看,为了有效的消散各个模块工作所产生的热量,提高各个模块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在装置盒体16内设置有散热组件。具体来说,为了提升散热效果,采用的散热组件包括有散热槽14。同时,为了提高冷热气体的交互效果,装置盒体上对应散热槽14位置设置有散热孔15。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能够有效监控汽车电池的电压、电流、电荷、温度等各项技术参数,提高了汽车电池的安全使用程度,能够有效排查故障。依托于总线输出端、地址数字输出端、电源信号输出端的存在,为后续其他检测附件的参与提供必要的外连通讯,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扩展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杰拓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杰拓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48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磨冲压模具
- 下一篇:大口径钛合金管的挤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