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陶瓷制品用窑炉碳化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5287.4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8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许名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祥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5/00 | 分类号: | F27D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李志强 |
地址: | 52103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陶瓷制品 用窑炉 碳化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窑炉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烧结陶瓷制品用窑炉碳化硅支架。
背景技术
将陶瓷坯体进行烧结是陶瓷制品生成的必要步骤之一。在烧制过程中,传统多采用简单的支撑式硅板承载坯件,根据烧制品的高度在硅板四个边角上堆砌相应高度的方块莫来石,再架上硅板,以此一层一层构成烧结支架。这种形成的支架会产生以下问题:
1.小块莫来石堆砌不稳固,容易产生倒窑问题,一旦出现倒窑,需要组织人力扒窑,清理干净窑炉,而且得等窑炉退温后方可再进行生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2.采用大块的莫来石,耗能大,生产成本高,违背可持续发展原理,与市场规律相悖。
3.使用寿命短,硅板最多只能用3次就会出现开裂等问题,没法继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烧结陶瓷制品用窑炉碳化硅支架,高效节能,节约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烧结陶瓷制品用窑炉碳化硅支架,包括至少四根支柱和硅板,相邻支柱之间连接有扁状硅棒,硅板架于硅棒上。所述支柱具有若干呈竖直排列的通孔,通孔的直径与硅棒的横截面直径相符;支柱为空心结构,硅棒为实心结构;支柱、硅板和硅棒均为碳化硅制品。
所述通孔的直径与硅棒的横截面直径相符,硅棒可以穿过通孔,相邻支柱通过硅棒穿过通孔的方式连接,从而构成支架;硅板架于硅棒上,形成窑具层,待烧制的陶瓷坯件置于硅板上,整个支架进入窑炉内烧结,稳固,能防止倒窑,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支柱为空心结构,耗能少,节省能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硅棒为实心结构,且为碳化硅制品,稳固扎实,载重量大,承受力好,能承载质量大的陶瓷坯件。
所述支柱、硅板和硅棒均为碳化硅制品,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抗热震性好、导热好、耐急冷急热,长期使用不弯曲变形,使用寿命长,非常适合作为窑具使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稳固扎实,防止倒窑,提高生产效率;
2. 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3. 载重量大,承受力好;
4. 采用碳化硅材质,使用寿命长,可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烧结陶瓷制品用窑炉碳化硅支架,包括至少四根支柱(1)和硅板(2),相邻支柱(1)之间连接有扁状硅棒(3),硅板(2)架于硅棒(3)上。所述支柱(1)具有若干呈竖直排列的通孔(4),通孔(4)的直径与硅棒(3)的横截面直径相符;支柱(1)为空心结构,硅棒(3)为实心结构;支柱(1)、硅板(2)和硅棒(3)均为碳化硅制品。
所述通孔(4)的直径与硅棒(3)的横截面直径相符,硅棒(3)可以穿过通孔(4),相邻支柱通过硅棒(3)穿过通孔(4)的方式连接,从而构成支架;硅板(2)架于硅棒(3)上,形成窑具层,待烧制的陶瓷坯件置于硅板(2)上,整个支架进入窑炉内烧结,稳固,能防止倒窑,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支柱(1)为空心结构,耗能少,节省能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所述硅棒(3)为实心结构,且为碳化硅制品,稳固扎实,载重量大,承受力好,能承载质量大的陶瓷坯件。
所述支柱(1)、硅板(2)和硅棒(3)均为碳化硅制品,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抗热震性好、导热好、耐急冷急热,长期使用不弯曲变形,使用寿命长,非常适合作为窑具使用。
生产过程中,根据待烧结坯件的高度选取适当高度的通孔(4)进行连接硅棒(3),架上硅板(2),坯件置于硅板(2)上,烧结时整个支架推入窑炉内进行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祥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祥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5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