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洗衣液投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5421.0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鲁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02 | 分类号: | D06F3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区长钊 |
地址: | 528434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 投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技术,具体是一种洗衣液投放装置。
背景技术
洗衣液作为衣物清洁剂,现在人们开始比较多的使用洗衣液来清洗衣服,其与洗衣粉的最大的物理差别在于,洗衣粉是固态溶剂,洗衣液是液态溶液,对于洗衣机而言,洗衣粉的投放很难做到大容量存储然后分次投放,因为洗衣粉存放对于干燥要求高,一但受潮变会失去流动性,就无从说起自动分次投放了,而对于液态溶液,是可以大容量存放在洗衣机内且其流动性是不容易改变的。当前,洗衣液的投放就如使用洗衣粉一样以人工在每次洗衣前将洗衣液放入洗涤剂盒中,洗衣机在漂洗过程中冲水将洗衣液投入洗衣机桶内,由此可见,洗衣液仍然需要每次洗衣前加入,对用户造成了使用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洗衣液投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洗衣液投放装置,包括洗涤剂盒、所述洗衣液投放装置还包括洗衣液盒、泵机、管道、电源开关、导线,所述泵机的吸液口与洗衣液盒的底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泵机的出液口与洗涤剂盒的上方以管道连通,所述电源开关与泵机通过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洗衣液盒内置于洗衣机内。
可选的,在所述泵机的吸液口上设置一个三通阀,三通阀的出口与泵机的吸液口连接,三通阀的一个入口通过管道与洗衣液盒底部连通,三通阀的另一个入口通过管道连通到洗衣机外。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特别设置一个大容量的洗衣液盒,在洗衣液盒内一次性的预装好较为大量的洗衣液,在洗衣前,用户只需要按住洗衣机上的泵取洗衣液的按钮,洗衣液就会自动的被泵到洗涤剂盒中,直到用户放开按钮,洗衣液停止泵取,所以,洗衣机设置专用的洗衣液投放盒再配合自动泵入原有的洗涤剂盒中,更好方便了用户尤其是常用洗衣液衣服的用户使用,而且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洗衣液投放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洗衣液投放装置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洗衣液投放装置,包括洗涤剂盒6、管道3、洗衣液盒1、泵机4、电源开关7、导线5,泵机4的吸液口与洗衣液盒1的底部通过管道3连通,泵机4的出液口与洗涤剂6盒的上方以管道3连通,电源开关7与泵机4通过导线连接。
如图1所示,图示中已有洗衣液2在洗衣液盒1中,洗衣液盒1、泵机4、洗涤剂盒6是连通的,当用户按下电源开关7便接通了泵机4的电源,泵机从洗衣液盒1中抽出洗衣液2到洗涤剂盒6中,直到用户松开电源开关7,停止泵取洗衣液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在,在泵机4的吸液口上增加了一个三通阀8,三通阀8的出口连接泵机4的吸液口,三通阀8的一个入口连通洗衣液盒1的底部,另一个入口通过管道3连通出洗衣机外侧,在使用时,通过三通阀8设置连通的管路,当连通泵机4和洗衣液盒1时,所实现的功能与实施例1中一致;当连通洗衣机外的管道3和泵机4时,管道3在洗衣机外插进到洗衣液瓶或洗衣液袋中(直接从市场买回来的洗衣液产品),从洗衣液袋或瓶中抽取洗衣液进洗涤剂盒6中。
经过对洗衣液投放分量的分析,根据不同种类的洗衣液,我们很难做到在程序上配合自动投放,而且根据不同用户的习惯,也很难设置一种适合所有用户的洗衣液投放比例的程序,所以,把洗衣液投放量的多少的选择权给客户,是最好的实施方式。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5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