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关闭闹钟的便携式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5567.5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8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元清;林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关闭 闹钟 便携式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终端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关闭闹钟的便携式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各类便携式终端设备尤其是手机上都具有闹钟功能,手机用户也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着闹钟。早晨起来,闹钟响起时,用户还需要起来操作手机,然后才能关闭闹钟。以往,关闭手机闹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按键关闭,当闹钟响起时,按下一个特定的按键,如关机键;还有一种是通过触摸屏关闭,当闹钟响起时,点击或滑动触摸屏上的特定区域。但是,上述操作,用户需要找到相应的按键或触摸点,要求用户双眼盯住手机按键或显示屏,手眼配合发出指令完成操作,操作起来比较繁琐,尤其是用户在意识相对模糊的睡眠未清醒状态下,操作更是不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可大大地简化用户关闭闹钟的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背面的距离传感器,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距离传感器相连,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背面到其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变化情况。
所述处理单元可判断所述距离变化情况是否符合设定条件,在符合设定条件时控制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闹钟关闭。
所述距离传感器可以为用于主动发射并接收反射回的红外线的红外传感器。
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装置或电纸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得关闭便携式终端设备的闹钟更加方便,用户只需简单地从支撑物上(例如桌面)拿起终端设备,或者按照设定的方式拿起放下终端设备,即可彻底关闭闹钟,或暂时关闭闹钟并延时起闹,方便而有趣,大大简化了用户的操作,尤其是可以节省用户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下关闭闹钟的时间,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便携式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其可以带来的进一步的优点如下: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手机可以配置成当符合设定条件而需要延时性关闭闹钟时,向设定号码自动发送短消息,提醒对端机主,本机机主有可能将延迟到下一个闹钟时间才起床。这对于不住在同一地点但是有约一起活动的用户群体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和人性化的功能。例如,对方机主可以根据其及时获得的短信提醒,来决定是否要主动打电话催本机机主起床,或者根据闹钟延时情况来调整己方的安排。当然,手机可以提供设置选项来控制开启或关闭这种自动发送短消息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终端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里,便携式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设置在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背面的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背面到其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变化情况,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距离变化情况是否符合设定条件,在符合设定条件时控制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闹钟关闭。
工作过程如下:
在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闹钟启动过程中,通过设置在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背面的距离传感器,检测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的背面到其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变化情况;
所述便携式终端设备判断所述距离变化情况是否符合设定条件,在符合设定条件时控制所述闹钟关闭。
便携式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电纸书等。
距离传感器可采用适于便携式终端设备上使用的各种距离传感器。在不同的实施例里,根据使用元件的不同,距离传感器可以是光学式位移传感器、线性接近传感器、超声波位移传感器等。距离传感器可利用各种元件检测对象物(例如支撑终端设备的桌面)的物理变化量,通过将该变化量换算为距离,来测量从传感器到对象物的距离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里,使用的距离传感器是利用测时间来实现距离测量的一种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距离传感器可以为用于主动发射并接收反射回的红外线的红外传感器。红外脉冲传感器通过发射特别短的光脉冲,并测量此光脉冲从发射到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时间,通过测时间来计算与物体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55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