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级电池负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7564.5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3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波;李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14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级 电池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超级铅酸电池负极板结构。
背景技术
运输是造成人类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化石燃料燃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为减少空气污染和化石燃烧的使用,人类对混合动力车(HEVs)的需求日益增长。超级电池是一种混合储能装置,单体中结合了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和铅酸电池,取两者技术之所长,不需要额外的电子调节。电容器可增大铅酸电池的功率和寿命,因为在充放电时它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负极硫酸盐化。并且,这种混合技术能够在车辆加速和制动时迅速提供、吸收电荷。
目前,候选的HEV储能系统包括阀控铅酸电池(VRLA),镍氢电池,可充电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众所周知超级电容器可提供很高的功率,但能量低,因此若要应用于HEV,需要与其它电池结合使用。与其它技术相比,VRLA电池有着明显的优势即初始成本低、已固定的生产制造销售网络、高回收率。然而这种电池的运作成本很高,因为使用寿命短。HEV应用下的阀控电池必须在30-70%SoC(荷电状态)下使用。因为当SoC低于30%时,电池不能传输起动所需要的电流。另一方面,当SoC高于70%时电池不能有效地接受再生制动和引擎充电。另外,在HEV应用下,负极板的硫酸铅(不可逆硫酸铅)越来越多。硫酸铅的累积明显的降低了电池的可逆性,以致于负极不再能传输和接受引擎起动、加速和再生制动所需的功率,最终造成蓄电池的过早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具有电池和电容的双重特性的超级电池负极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合金材料基体,合金材料基体正面有铅膏涂层,合金材料基体背面有炭材料涂层。
所述的合金材料基体厚度0.01~0.5mm。
所述的合金材料基体、铅膏涂层和炭材料涂层的厚度之和小于1mm。
所述炭材料涂层包含炭材料、乙炔黑、粘接剂,粘接剂一般选用聚偏氟乙烯、丁苯橡胶、丙烯酸酯类胶黏剂、聚四氟乙烯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铅膏涂层主要包括铅粉、乙炔黑、硫酸钡、木素、短纤维和粘接剂。
本实用新型的基板选用电阻非常小的铅、铜、铝、银、镍、镁等一种或几种金属的合金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是在传统蓄电池负极板结构上引入具有高比表面的炭层,不同电位下炭层与电解质溶液界面上存在的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双电层。本实用新型兼有蓄电池和电容器的性能特点(例如充电速度快、功率密度高等),可操作性强,避免炭加入引起负极铅膏的疏松脱落。组装成电池后能够提供大电流充放电,避免负极在HEV模式下的硫酸盐化。重量轻,提高传统铅酸的比功率和比能量,并且活性物质与基板接触面积增大,有效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电池的极板结构也适用于不同电极材料的双面涂覆,传统铅酸电池的正负极铅膏也能分别涂覆在薄基板两侧,组装成双极性电池。
另外本实用新型负极板和卷绕电池正极板螺旋卷绕后可以组装成超级卷绕电池。
本实用新型超级电池负极板结构不仅仅应用于超级电池组装,同样也能在其他非对称电极中组装过程中得到应用,比如双极性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产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合金材料基体2的正面涂覆以铅粉为主要成分的铅膏涂层1,合金材料基体2的背面涂覆以炭材料为主要成分的炭材料涂层3。
本实施例选用厚度为0.1mm的合金板作为基体2,以传统负极铅膏为主要成分的活性成分喷涂(或辊涂)在基体2正面形成铅膏涂层1。铅膏涂层1为现有技术的铅膏涂层,主要包括铅粉、乙炔黑、硫酸钡、木素、腐植酸、短纤维和粘接剂等;各组份相对于铅粉的含量分别为:乙炔黑0.2~2.0wt%,硫酸钡1.0~2.0wt%,木素0.2~0.5wt%,腐植酸0.3~0.5wt%,短纤维0.1~0.8wt%,粘接剂为1~5.0wt%。将正面活性物质加入合膏机中干混,混合均匀后加入粘接剂溶液(粘接剂:水质量比=1:10)进行湿混,最后加入密度为1.15~1.40g/ml的硫酸溶液。硫酸加入量为铅粉质量的1.0~6.0wt%。
以炭材料为主要成分的活性材料喷涂(或拉浆)到合金板基体2背面制成炭材料涂层3。炭材料涂层3中的成分包含炭材料(炭纳米管、炭黑、活性炭)、乙炔黑和粘接剂。各组份含量分别为:炭材料65~90wt%、乙炔黑5~25wt%、粘接剂1~1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未经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75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碰撞触发信号触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态自适应交通信号控制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