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香及其香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8234.8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3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凤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凤春 |
主分类号: | A47G33/00 | 分类号: | A47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遆俊臣 |
地址: | 114010 辽宁省鞍山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香及其香盘。
背景技术
香,包括佛香、蚊香、熏香、沉香、檀香等。以香礼佛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寓意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敬天法祖的精神和期望。而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熏香、沉香、檀香、蚊香的应用也非常广泛,起到放松精神、减轻压力、驱蚊灭虫、净化空气、烘托氛围的效果。
不同种类、不同应用、不同香型的香往往由不同的配料制作,但是都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焦油,焦油随着烟雾漂浮、弥散,从而对空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大量燃香或在室内燃香的情况下,空气中弥散的烟雾和焦油还会对人的身体带来不良影响。
由此可见,现有的香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可改变燃香后产生的烟雾漂浮方向,从而利于收集焦油,降低燃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的新型结构的香及其香盘,是当前一个缺需改进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香及其香盘,使其可改变燃香后产生的烟雾漂浮方向,从而利于收集焦油,降低燃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从而克服现有的香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香,其香体底部开设有盲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香体为圆柱形、棱柱形、圆锥形、棱锥形或子弹头形。
所述的盲孔的轴向长度为香体轴向长度的70%~95%。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香的香盘,包括:与所述香体底部对应的香体支撑部、与所述盲孔对应的导烟结构、位于导烟结构下方的吸收槽、以及放置在吸收槽中的焦油吸收物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吸收槽为环形盘状结构,导烟结构为设置在吸收槽中心的柱状球冠顶结构,香体支撑部为设置在导烟结构顶部的三个以上凸点。
所述的香体支撑部为立环、立弧或立框结构,导烟结构为开设在香体支撑部顶部的通孔,吸收槽设置在导烟结构的正下方。
所述的焦油吸收物质为水。
所述的焦油吸收物质为活性炭固体或颗粒。
所述的吸收槽与导烟结构之间的距离为1~15cm。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香点燃后,烟雾将从盲孔向下排出,烟雾与焦油的漂浮方向特定、集中,配合本实用新型香盘,可有效吸收焦油,从而明显降低燃香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克服现有燃香制品的不足,更适于香文化的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香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香是在现有香体1的底部开设一盲孔11,经在各种配料的香上试验证明,将开设有盲孔11的香按照一般习惯从顶部点燃后,产生烟雾将不会沿香体顶部向上漂浮、扩散,而是经盲孔11导出,并向下排出,焦油与烟雾一并沿特定方向漂浮,只要及时收集便不会扩散。
其中,香体1的结构可采用任何适于开孔的结构,例如圆柱形、棱柱形、圆锥形、棱锥形、子弹头形等。盲孔11的轴向长度以相当于香体11轴向长度的70%~95%为宜。
请配合参阅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对应提供了应用上述香的香盘,其包括与所述香体1底部对应的香体支撑部21、与盲孔11对应的导烟结构22、位于导烟结构22下方的吸收槽23、以及放置在吸收槽中的焦油吸收物质。
其中,焦油吸收物质通常可选择在吸收槽23内放置水、活性炭固定、活性炭颗粒等,均可达到很好的焦油吸收效果。为了尽量避免烟雾与焦油向空气中扩散,吸收槽23与导烟结构22之间的距离通常以1~15cm为宜。
具体来说,香盘的结构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立式结构,其中,香体支撑部21可采用立环、立弧或立框结构,导烟结构22即为开设在香体支撑部21顶部的通孔,吸收槽23则设置在导烟结构22的正下方。
也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盘式结构,其中吸收槽23为环形盘状结构,导烟结构22为设置在吸收槽23中心的柱状球冠顶结构,香体支撑部21即是在导烟结构22的顶部设置三个以上凸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凤春,未经许凤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8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