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力推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8527.6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5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聂信天;杨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B1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力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椎体成型手术器械,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有很多由于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原发和骨髓瘤等疾病患者,为了解除患者的病痛需要恢复其损伤的椎体。恢复损伤的椎体的一种方法是在椎体内部注入高粘度的液体材料,该手术在国内已普遍开展,但依然存在一些如高粘度流体的注入量不足或者注入压力过大造成高粘度流体泄露等风险。因此完成椎体成形术不仅需要有熟练的医师还需要为医师提供方便手术操作和高可靠性的装备以确保手术的成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力推进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力推进装置是由手柄及螺旋活塞杆1、液力增压筒2、增压活塞3、O型密封圈4、数子显示压力表5、上快装外接接头6、上快装内接接头7、软管8、注射活塞9、高粘度流体注射筒10、密封垫11、螺旋端盖12、下快装外接接头13、下快装内接接头14、快装后端盖及手把15、后端盖板16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增压活塞3安装有两个O型密封圈4,所述的液力增压筒2上装有数子显示压力表5且螺纹联接,使得操作者根据显示的压力数值来判断对高粘度流体的注入量的控制,以适应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改进了手术的可操作性,降低手术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液力推进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液力推进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液力推进装置是由手柄及螺旋活塞杆1、液力增压筒2、增压活塞3、O型密封圈4、数子显示压力表5、上快装外接接头6、上快装内接接头7、软管8、注射活塞9、高粘度流体注射筒10、密封垫11、螺旋端盖12、下快装外接接头13、下快装内接接头14、快装后端盖及手把15、后端盖板16组成;工作时首先将生理盐水通过件号7、8和14组成的快速内接接头连接软管吸入液力增压筒与增压活塞3之间的腔体内,增压活塞3与增压筒之间的密封通过2道密封圈实现,其次把修复椎体用高粘度流体(面团状或牙膏状)推入高粘度流体注射筒中并装上注射活塞9、密封垫11后旋紧螺旋端盖12;再通过7、8和14组成的快速内接接头连接软管完成液力增压筒2与高粘度流体注射筒10的连接;然后把注射针与注射筒连接,注射针插入椎体修复区,手持手把并旋转手柄及螺旋活塞杆1,螺旋活塞杆上的螺纹与快装后端盖及手把15的螺纹相对运动使增压活塞3压迫腔内流体向注射筒内移动迫使高粘度流体注射筒10内的注射活塞推动高粘度流体注入椎体内,操作中操作者可以很方便的观察注射压力的变化,轻松地旋转手柄控制注入量。使得操作者根据显示的压力数值来判断对高粘度流体的注入量的控制,以适应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改进了手术的可操作性,降低手术风险。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8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