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行车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8604.8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6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怀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M1/24 | 分类号: | B62M1/24;B62M9/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燕丽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自行车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船等人力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驱动功能是自行车的一项主要功能,目前国内的自行车驱动大多为曲柄链轮装置,通过曲柄带动链轮,带动后轮旋转,进而实现自行车的前进运动,机构运动中受力不均匀,存在死点位置,需要通过惯性才能通过;并且实际工作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驱动装置,可以将人的上下踩踏脚踏板直线往复运动转换成车轮的匀速圆周运动,结构更加稳定,工作过程无死点,工作效率更高,使骑乘更加平稳省力,舒适便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自行车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脚踏板、齿轮、齿条、绕回装置、驱动飞轮、传动链条,其特征在于A齿条 、B齿条连接在导向导轨上,可上下直线滑行运动;A齿条、B齿条对应固定在A脚踏板、B脚踏板上,并通过分别与A齿轮、B齿轮啮合运动,带动驱动飞轮转动,驱动车辆前行; 绕回装置联接A齿条、B齿条,缠绕在车架上,交替牵引A脚踏板、B脚踏板回复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自行车驱动装置较传统自行车驱动装置的优点在于:本装置采用上下交替踩踏脚踏板运动方式,运动过程力矩始终处于最大值并且受力均匀一致;并且该结构简便,工作状态平稳,较传统曲柄链轮驱动装置工作效率更高,同时有效避免骑乘施力不均匀以及死点位置,使骑乘更加舒适、便捷,爬坡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A脚踏板,2、A齿轮,3、A齿条,4、导向导轨,5、绕回装置,6、B齿条,7、后轮小飞轮,8、驱动飞轮,9、传动链条,10、B齿轮,11、B脚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A齿条(3)、B齿条(6)对应固定在A脚踏板(1)、B脚踏板(11)上,并分别与A齿轮(2)、B齿轮(10)正确啮合,带动驱动飞轮旋转,驱动车辆前行;交替牵引A脚踏板(1)、B脚踏板(11)回复初始位置。
A脚踏板1 、B脚踏板11分别与A齿条2、B齿条6铰接连接,A齿条2、B齿条6对应与导向导轨4左右滑动连接,可灵活上下直线运动,导向导轨4固定在车架上;A齿条2、B齿条6通过分别与A齿轮2、B齿轮10啮合运动,带动驱动飞轮8转动;绕回装置5连接A齿条3、B齿条6,缠绕在车架上。当A脚踏板1下行时,相应带动A齿条3在导向导轨4上作下滑运动,通过齿轮齿条啮合运动,驱动飞轮8做旋转运动,通过缠绕在驱动飞轮8上的传动链条9带动后轮小飞轮7转动,驱动车辆前行,同时,绕回装置5被收紧储存能量,带动B脚踏板11上行;当A脚踏板下行至终点开始返行时,踩踏B脚踏板11下行,绕回装置5被放松释放能量,带动A齿条3在导向导轨4上向上滑动,回复初始位置,通过上下往复直线踩踏脚踏板驱动,实现驱动飞轮8连续转动,驱动车辆匀速前行。
此实施方式由于采用上下踩踏脚踏板驱动方式,更加符合人体运动机能,更科学地集代步、休闲、健身功能于一体,增添骑乘乐趣;采用齿轮齿条机构,较传统自行车的曲柄链轮驱动装置结构稳定,工作效率更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可广泛应用于车船等人力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86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球式液位计
- 下一篇:一种简易方便的自动旋转喷水擦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