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机绕线架上的改进型接线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8940.2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4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谢伟;李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 代理人: | 陈鸿荫;王用强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机 架上 改进型 接线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和微型电机,特别是涉及小型和微型电机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用于小型和微型电机之绕线架上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小型和微型电机之绕线架上的线圈需要借助接线端子与电源电连接。如现有技术交直流通用系列小功率串励电机是现代家用电器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电机,具有体积小和转速高等优点;参见图8,该串励电机之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11、固定在该定子铁芯11上的绕线架12、绕制在绕线架12上的定子线圈和固定在绕线架12上的多枚接线端子15′,定子线圈之漆包线13电连接地缠绕在各接线端子15′上;参见图6至图8,现有技术接线端子15′为平面型的薄板结构,包括一端用来嵌入绕线架12的锯齿部151、另一端设有用来缠绕定子线圈之漆包线13的凹槽1521′和中部用于焊接电源线的圆孔1531′;该结构的接线端子15′有如下不足之处:
①电源线焊接用的圆孔1531′与缠绕漆包线的凹槽1521′平行设置,电源线的焊点离绕线架12的距离较小,焊接不方便;
②漆包线缠绕后跨过电源线焊接的圆孔,导致焊接电源线时将横跨的漆包线碰断;
③锯齿部151、圆孔1531′和凹槽1521′位于同一长度方向上,使接线端子15′长度增加,浪费材料,同时占据较大的空间;
④接线端子15′在嵌入绕线架12时,嵌入时用力费劲,操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弯折,不美观,也容易产生不良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操作方便和可靠性高的用于电机绕线架上的改进型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绕线架上的改进型接线端子,包括一端用来嵌入绕线架的锯齿部;所述改进型接线端子还包括将接线端子另一端外框直接往外冲压折弯成用于焊接电源线的弯曲部,以及该接线端子另一端外框被冲压折弯后留下的用来缠绕定子线圈之漆包线的缠绕部;所述接线端子另一端外框直接往外冲压折弯后,所述弯曲部上形成有与所述缠绕部外形一样的通孔,该通孔包括用于焊接电源线的圆孔,而所述缠绕部上形成有用来缠绕定子线圈之漆包线的凹槽。
所述弯曲部与缠绕部之间冲压折弯的角度为80°~100°。
所述弯曲部与缠绕部相垂直,即所述弯曲部与缠绕部之间冲压折弯的角度为90°。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机绕线架上的改进型接线端子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改进型接线端子采用立体型结构,结构紧凑,弯曲部与缠绕部之间冲压折弯成一定角度,弯曲部上的圆孔用于焊接电源线,而缠绕部上的凹槽用来缠绕定子线圈之漆包线,使电源线及漆包线的焊点互相成一定角度,并且它们离绕线架的距离相对较远,焊接空间大,焊接效率可提高30%左右;
二、定子线圈之漆包线缠绕在缠绕部的凹槽上时无需跨过电源线焊接的圆孔,不存在焊接电源线时被碰断的风险,可靠性高;
三、长度短,材料用量可节省约15%左右,成本低,并且安全要求所规定的爬电距离更容易得到保证;
四、改进型接线端子在嵌入绕线架时,受力位置恰好是弯曲部,嵌入时好用力,操作效率高,不会再发生弯折和变形,美观大方,不良率也大大减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进型接线端子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操作方便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机绕线架上的改进型接线端子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改进型接线端子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改进型接线端子的正投影左视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改进型接线端子的正投影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接线端子用于串励电机之定子组件上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接线端子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接线端子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8是图6所示接线端子用于串励电机之定子组件上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东明机电(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89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