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超高压径向柱塞泵用配油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8980.7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1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创勋;毛海涛;刘洞普;高申杰;武艳强;杨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田小伍;李红卫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超高压 径向 柱塞 泵用配油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硬材料合成液压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超高压径向柱塞泵用配油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高压径向柱塞泵配油阀的结构为组合式,其结构和组装方式如附图2所示:主要由配油阀体13、下密封压盖14、出油阀座15、出油阀芯16、弹簧17、过油管18、出油阀座19、出油阀芯20、弹簧21、压盖22、上密封压盖23和铜垫圈以及O型密封圈与挡圈构成。在该结构中,下密封压盖14、出油阀座15、出油阀座19和上密封压盖23与配油阀体13内壁的密封由O型密封圈与挡圈实现。
上述结构的配油阀存在下列缺陷:1、配油阀体13内部装配有多个零部件,零部件较多,导致超高压径向柱塞泵在工作时容易产生震动,容易造成设备损坏;2、下密封压盖14、出油阀座15、出油阀座19和上密封压盖23与配油阀体13内壁由O型密封圈密封,随着对径向柱塞泵整体使用压力的提高,上述密封方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经常更换O型密封圈和挡圈;3、如果出现配油阀体13内部零部件损坏,维修时需要拆卸所有零部件,维修比较麻烦;4、该结构的配油阀严重制约着径向柱塞泵整体使用压力的提高,随着六面顶压机合成腔体的不断扩大,对超高压径向柱塞泵的使用压力和流量也不断的增高,使得该结构的配油阀不能满足需求,面临着被淘汰的境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承压能力强和不易损坏的新型超高压径向柱塞泵用配油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超高压径向柱塞泵用配油阀,包括配油阀体,配油阀体一侧设有出油口,所述配油阀体下端镶嵌有下压盖、上端镶嵌有上压盖,下压盖与上压盖上分别设有出油口;下压盖与配油阀体之间从下向上依次设有下锥面垫、下钢球和下导向杆;上压盖与配油阀体之间从下向上依次设有上锥面垫、上钢球和上导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配油阀体,配油阀体一侧设有出油口,所述配油阀体下端镶嵌有下压盖、上端镶嵌有上压盖,下压盖与上压盖上分别设有出油口;下压盖与配油阀体之间从下向上依次设有下锥面垫、下钢球和下导向杆;上压盖与配油阀体之间从下向上依次设有上锥面垫、上钢球和上导向杆,其使用的零部件个数大大减少,结构得到简化,可减少零部件连接配合次数,减少漏油点,结构更加合理,所有零部件之间均采用线性硬密封的密封方式,工作更加可靠,能承受更高的压力,而不易发生泄漏,能够满足高压力的使用要求,且可减少损坏率,提高径向柱塞泵的整体工作效率,可适应超高压径向柱塞泵使用压力和流量不断增高的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新型超高压径向柱塞泵用配油阀,其包括配油阀体1,在配油阀体1左侧设有出油口6。在配油阀体1的下端镶嵌有下压盖2,下压盖2上设有出油口4,下压盖2与配油阀体1之间从下向上依次设有下锥面垫7、下钢球8和下导向杆9。在配油阀体1的上端镶嵌有上压盖3,上压盖3上设有出油口5,上压盖3与配油阀体1之间从下向上依次设有上锥面垫10、上钢球11和上导向杆12。
本实用新型零部件个数大大减少,得到简化,可减少零部件连接配合次数,减少漏油点,结构更加合理,所有零部件之间均采用线性硬密封的密封方式,使得该结构能承受更高的压力而不泄漏,满足高压力的使用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89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泵摆阀驱动油缸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平衡式主动控制型插装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