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落架缓冲器活门涨圈组合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9552.6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1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彭志军;崔阳;朱波;王进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2 | 分类号: | F16F9/3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落架 缓冲器 活门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起落架结构设计领域,具体的说,公开了一种起落架缓冲器活门涨圈组合件。
背景技术
起落架缓冲器是飞机起落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缓冲器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飞机着陆安全。缓冲器中,涨圈是一个很重要的结构,一般位于正行程活门外缘卡槽内,一方面可以调节缓冲器在压缩过程中活门与活塞杆内壁的同轴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阻止活塞杆下腔液压油沿着活门外缘进入上腔。
涨圈材料一般选用生铁、弹簧钢等硬度较高且耐磨的材料,脆性较大。传统的活门与涨圈组合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活门1为一整体结构,在进行装配时,需通过特殊装置引导增大涨圈2涨大开口,越过活门端部,进入活门卡槽,增大涨圈开口就增大了涨圈装配时的变形,由于涨圈材料脆性较大,在装配过程中过大的涨圈变形容易导致涨圈断裂,报废率较高。另外,装配过程中涨圈的变形可能会对涨圈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带损伤的涨圈进入缓冲器内部后,无法检查,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断裂,导致起落架缓冲性能急剧下降。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需要一种新型的结构来消除涨圈在装配过程中的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起落架缓冲器活门涨圈组合件。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起落架缓冲器活门涨圈组合件,包括活门以及涨圈,所述活门外部整体呈一端大一端小的台阶轴状结构,所述活门小端外套装有螺母,所述活门大端与螺母之间形成一个卡槽,所述涨圈套装在所述卡槽中。
所述螺母为一头大一头小的台阶螺母,所述螺母小头端的外径小于所述活门大端外径,所述螺母的小头端与活门大端紧密贴合形成卡槽,所述涨圈套装在所述螺母小头端外部。
还设有用于防止螺母与活门发生相对运动的防松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整个结构完全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涨圈在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损伤,且装配过程简单、易操作;经实际使用验证,某型飞机起落架缓冲器安装了该型活门涨圈组合件,安装过程简单,在耐久性落震试验结束后对缓冲器进行分解检查,发现该结构完好,说明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起落架缓冲器活门涨圈组合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起落架缓冲器活门涨圈组合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3。
一种起落架缓冲器活门涨圈组合件,包括活门1以及涨圈2,所述活门1外部整体呈一端大一端小的台阶轴状结构,所述活门1小端外套装有螺母3,所述活门1大端与螺母3之间形成一个卡槽,所述涨圈2套装在所述卡槽中。
所述螺母3为一头大一头小的台阶螺母,所述螺母3小头端的外径小于所述活门1大端外径,所述螺母3的小头端与活门大1端紧密贴合形成卡槽,所述涨圈2套装在所述螺母小头端外部。
还设有用于防止螺母3与活门1发生相对运动的防松螺钉4。装配涨圈2时,可以先将涨圈2放入活门1的卡槽内,然后将螺母3拧在活门1上,螺钉孔的内螺纹一部分开在螺母3大头端内壁上,另一部分开在活门1的小端外壁,将螺母3拧好后螺钉孔刚好匹配对齐,再拧好防松螺钉4,即可完成装配。
整个结构完全消除了涨圈在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损伤,且装配过程简单、易操作。
某型飞机起落架缓冲器安装了该型活门涨圈组合件,安装过程简单,在耐久性落震试验结束后对缓冲器进行分解检查,发现该结构完好,说明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95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两档手动变速驱动系统
- 下一篇:车辆悬架板簧缓冲器、车辆悬架板簧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