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9608.8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0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文杰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G04B4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 |
地址: | 4011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时间 提醒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枕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
背景技术
很多的学生、上班族都依靠闹钟提醒起床时间。但是也有很多学生、上班族都有在闹钟响后关掉闹铃继续赖床的习惯,这样很容易导致再次睡着而耽误时间的情况发生。因此,亟需一种既可以提醒使用者起床,又可以帮助防止使用者赖床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可以用于提醒使用者起床,还可以防止使用者睡在枕头上赖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包括枕体;所述枕体主要由底板、设置于底板上方的弹性隔板以及放置在弹性隔板上的枕芯构成,底板与弹性隔板之间抵接安装有常开型微动开关,枕芯内安装有振动器;枕体的一个侧边上安装有电源和电子时钟;所述电源、常开型微动开关、振动器和一个常开型电控延时开关串接构成振动器工作电回路;所述电源和电子时钟串接构成电子时钟工作电回路,且电子时钟的闹钟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常开型电控延时开关的电控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板和弹性隔板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电源为干电池电源或充电电池电源。
进一步,所述常开型电控延时开关设置在枕体上安装电源和电子时钟的侧边上。
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使用方便,使用者只要预先根据需要在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的电子时钟上设定好闹钟时间,然后使用该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睡觉,当闹钟时间到时,振动器就会振动提醒使用者起床,直至使用者头部离开枕体,振动器才会断电关闭;如果使用者刚起床,而又重新睡到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上赖床,则振动器又会再次振动提醒使用者起床,达到提醒使用者起床以及防止使用者睡在枕头上赖床的目的,其功能实用,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中的电路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其剖面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枕体1,该枕体1主要由底板2、设置于底板2上方的弹性隔板3以及放置在弹性隔板上的枕芯4构成,底板2与弹性隔板3之间抵接安装有常开型微动开关5,枕芯4内安装有振动器6;枕体1的一个侧边上安装有电源7和电子时钟5;该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中的电路部分结构如图2所示,电源7、常开型微动开关5、振动器6和一个常开型电控延时开关9串接构成振动器工作电回路;电源7和电子时钟8串接构成电子时钟工作电回路,且电子时钟8的闹钟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常开型电控延时开关9的电控输入端电连接。在该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中,当没有使用者睡在枕体上时,弹性隔板依靠其弹性回复力支撑枕芯和振动器的重量,让抵接安装在底板与弹性隔板之间的常开型微动开关不会受到挤压而闭合;而当使用者睡在枕体上时,使用者的头部重量使得弹性隔板被压下,使得抵接安装在底板与弹性隔板之间的常开型微动开关被挤压而闭合;另一方面,当电子时钟到达设定的闹钟时间时,其闹钟信号输出端则输出电信号控制常开型电控延时开关闭合,并且此后常开型电控延时开关会在其延时时间段内持续保持闭合状态;因此,在电子时钟到达设定的闹钟时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常开型电控延时开关会持续保持闭合状态,只要使用者睡在该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上,就会同时使得常开型微动开关受到挤压而闭合,从而让振动器工作电回路形成通路,振动器则通电发生振动,提醒使用者起床。这样以来,使用者只要预先根据需要在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的电子时钟上设定好闹钟时间,然后使用该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睡觉,当闹钟时间到时,振动器就会振动提醒使用者起床,直至使用者头部离开枕体,振动器才会因常开型微动开关断开而断电关闭,但在这个期间常开型电控延时开关是延时持续处于闭合状态的;如果使用者刚起床,而又重新睡到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上赖床,则振动器又会再次振动提醒使用者起床。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式时间提醒枕头达到了提醒使用者起床以及防止使用者睡在枕头上赖床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文杰,未经黄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96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味饮料杯改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土石坝漫顶溃坝现场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