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自由度限位折叠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0764.6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5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成宽;卜颖;李冬;简继红;卢锡铭;袁伟;宋欣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G1/10 | 分类号: | G05G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马鲁晋 |
地址: | 2220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度 限位 折叠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把手,特别是一种双自由度限位折叠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折叠把手的种类比较多,但大多数不具备限位功能或者仅能限制一个方向上的位移。此种类型的把手在非限位方向,由于没有限位机构,易产生不受人为控制的位移。特别地,在车载等振动环境下,此把手会随着振动发生不可控位移。在一些对设备环境要求比较高的条件下,此类把手因位移不可控还会引起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自由度限位折叠把手。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双自由度限位折叠把手,包括拉手、顶柱、基座、圆柱销和弹簧,所述基座的数量为两个,拉手的两端分别通过圆柱销与两个基座活动链接,每个基座上均设置一个供拉手活动和限位的缺口,每个缺口上均设置两个凹槽,所述两个凹槽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其中一个凹槽的开口方向与基座顶面相垂直,每个凹槽内均固连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连顶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实用新型的双限位把手弥补了传统把手在0度和90度时的不足,在强烈振动环境下也不会发生位置改变;2)本实用新型的双限位把手结构简单、可靠,采用304不锈钢材质,特别适用于湿热环境,不易产生锈蚀,可靠性较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限位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限位把手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双限位把手限位原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自由度限位折叠把手,包括拉手1、顶柱2、基座3、圆柱销4和弹簧5,所述基座3的数量为两个,拉手1的两端分别通过圆柱销4与两个基座3活动链接,每个基座3上均设置一个供拉手1活动和限位的缺口,每个缺口上均设置两个凹槽,所述两个凹槽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其中一个凹槽的开口方向与基座顶面相垂直,每个凹槽内均固连弹簧5,弹簧5的另一端固连顶柱2。
所述顶柱2与拉手接触的面为具有弧度的面。便于拉手1活动。
拉手1的材料优选304不锈钢,基座3的材料也优选304不锈钢。圆柱销4的材料为304不锈钢,顶柱2的材料也为304不锈钢。特别适用于湿热环境,不易产生锈蚀,可靠性较高。
拉手1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均能被限位。在拉手底部基座上的弹簧元件能够提供适当大小的压力,使得此把手在0度和90度时都受到弹簧元件预紧力作用,从而有效控制两种状态下的不受人为控制的位移。
拉手1两端的底部均设置凹槽。拉手1两端的侧面也均设置凹槽。把手转动至0度和90度时,弹簧5均能顶起顶柱2至拉手底部的凹槽中,这样可防止在0度和90度把手再次发生位移,从而起到双自由度限位。把手转动至0度时,基座底部的弹簧还将顶柱顶入至拉手端部侧面的凹槽中,起到双重限位的作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双自由度限位折叠把手,包括拉手1、顶柱2、基座3、圆柱销4和弹簧5,所述基座3的数量为两个,拉手1的两端分别通过圆柱销4与两个基座3活动链接,每个基座3上均设置一个供拉手1活动和限位的缺口,每个缺口上均设置两个凹槽,所述两个凹槽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其中一个凹槽的开口方向与基座顶面相垂直,每个凹槽内均固连弹簧5,弹簧5的另一端固连顶柱2。所述顶柱2与拉手接触的面为具有弧度的面。拉手1的材料为304不锈钢。拉手1两端的底部均设置凹槽。
实施例2
一种双自由度限位折叠把手,包括拉手1、顶柱2、基座3、圆柱销4和弹簧5,所述基座3的数量为两个,拉手1的两端分别通过圆柱销4与两个基座3活动链接,每个基座3上均设置一个供拉手1活动和限位的缺口,每个缺口上均设置两个凹槽,所述两个凹槽的开口方向相互垂直,其中一个凹槽的开口方向与基座顶面相垂直,每个凹槽内均固连弹簧5,弹簧5的另一端固连顶柱2。所述顶柱2与拉手接触的面为具有弧度的面。拉手1的材料为304不锈钢。基座3的材料为304不锈钢。圆柱销4的材料为304不锈钢。顶柱2的材料为304不锈钢。拉手1两端的底部均设置凹槽。拉手1两端的侧面均设置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把手立起和放平时都能限位的把手。在把手柄底部的支柱处的弹簧元件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力,使得此把手在立起和放平时都有受到压迫,避免在振动中产生噪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改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0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磁力矩三维立体量测鼠标
- 下一篇:供电线路三端稳压集成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