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孔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0859.8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1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华;许相国;唐茁成;严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5/14 | 分类号: | B23B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工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部钻孔的钻孔支架。
背景技术
在装饰装修施工过程中,建筑物内有很多的支架需要制作,如吊顶。以往的做法是搭设门式脚手架辅助架,作业人员站在脚手架辅助架上,手持电动冲击钻钻孔;局部区域钻孔完后再移动该门式脚手架辅助架,施工起来既繁琐、又费工费时,且人站在高处施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更不能高效施工,达不到安全文明施工要求,无法实现简易化、工具化、高效化施工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部钻孔的钻孔支架,以解决目前给建筑物顶部钻孔时,操作人员需要站在高处导致存在安全隐患且导致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钻孔支架,用于建筑物顶部钻孔,包括固定杆、支撑杆、活动连接在固定杆和支撑杆之间的滑竿及横杆;横杆伸出支撑杆,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冲击钻。
进一步地,支撑杆与固定杆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固定杆的底部低于支撑杆的底部。
进一步地,固定杆的底部低于支撑杆的底部250mm~350mm。
进一步地,固定杆包括第一固定杆和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上端的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上连接滑竿和横杆,第二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冲击钻。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杆的长度与第一固定杆的长度比为1:3~1:2。
进一步地,滑竿与横杆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滑竿为两根,横杆设置在两根滑竿之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支架通过在固定杆和支撑杆之间活动连接滑竿和横杆,通过往下压横杆,横杆以支撑杆为支点使得固定杆往上运动,使得固定在固定杆的冲击钻完成钻孔动作,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施工效率高;且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支架的结构简单;且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支架的结构简单。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钻孔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钻孔支架,用于建筑物顶部钻孔,包括固定杆10、支撑杆20、活动连接在固定杆10和支撑杆20之间的滑竿30及横杆40;横杆40伸出支撑杆20,固定杆10的顶端固定冲击钻。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支架通过在固定杆10和支撑杆20之间活动连接滑竿30和横杆40,通过往下压横杆40,横杆40以支撑杆20为支点使得固定杆10往上运动,使得固定在固定杆10的冲击钻完成钻孔动作,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且施工效率高。
固定杆10包括第一固定杆11和固定在第一固定杆11上端的第二固定杆12,第一固定杆11上连接滑竿30和横杆40,第二固定杆12的顶端固定冲击钻。第二固定杆12的长度与第一固定杆11的长度比为1:3~1:2,优选地,第二固定杆12的长度与第一固定杆11的长度比为1:2.5,以保证冲击钻工作时,第二固定杆12不会用于冲击钻的作用力而折断,以保证工作时的安全性。
支撑杆20与固定杆10平行设置,固定杆10的底部低于支撑杆20的底部;一般地,固定杆10的底部低于支撑杆20的底部250mm~350mm。
滑竿30和横杆40活动连接在固定杆10和支撑杆20之间,其中,横杆40伸出支撑杆20,以使作业人员方便手握横杆40的伸出部。优选地,滑竿30和横杆40通过活动销连接在固定杆10和支撑杆20之间。优选地,滑竿30与横杆40平行设置,以方便操作且易于制造。一般地,滑竿30设有两根,横杆40设置在两个滑竿3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08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