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铝轮毂内侧加工面的车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1488.5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4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田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10 | 分类号: | B23B27/10;B23B27/1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维斗 |
地址: | 2566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轮毂 内侧 车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削刀具,具体是指一种加工铝轮毂内侧加工面的车刀。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加工行业中对于孔的加工主要有钻孔和镗孔,但针对一些特殊孔,在尽量减少加工工序和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时也直接采用车床进行车削内孔。在汽车铝轮毂的加工过程中,如果采用镗孔或者钻孔,加工效率低下,费时费力。
由于汽车轮毂中心孔包括两部分:一是轴孔,二是装饰盖孔,分别位于轮毂内外两侧,传统的加工方法是才用两把车刀完成中心孔加工,第一把刀加工中心孔和帽止口的斜面和内侧平面,加工完成后,刀具退回到换刀点,换第二把刀,第二把刀加工帽止口外侧平面;由于采用两把刀,刀具的刀具补偿也不同,需要有建立两个独立的刀补,而且每一把刀都需要独立的对刀,而对刀的准确度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有着直接关系;使用一般的加工方法存在的弊端是:由于汽车铝轮毂属于大批量生产,采用两把车刀,操作繁琐,浪费时间,两把车刀加工出来的工件误差累计增大,工件精度受到一定影响,对后期配合中的影响是造成装饰盖装配困难或者易脱落;另外,由于加工的是汽车轮毂中心孔,一般的导流管式冷却液加注系统,即冷却水管不能伸到空间相对较小的中心空中,无法将冷却液直接流向切削部位,冷却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车削效率高、加工精度高且冷却效果好的加工铝轮毂内侧加工面的车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加工铝轮毂内侧加工面的车刀,包括刀杆和刀片,所述的刀杆刀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的刀杆前端设有上下交替布置的两个刀片卡槽,所述的刀片卡槽上分别安装切屑角度不同型号为VCGT160408的刀片Ⅰ和型号为VCGT220530的刀片Ⅱ,所述的刀片Ⅰ主偏角α为45°,刀片Ⅱ主偏角β为75°,所述的刀杆内部设有孔径为Φ4mm的冷却水道,所述的冷却水道入口开设在刀杆末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的冷却水道出口开设在刀片卡槽侧切面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用椭圆形刀杆,增加了刀杆的强度,有利于防止刀杆切削过程中受到的抵抗力使刀杆发生弹性变形,影响加工精度;采用较为成熟的VCGT系列刀片,技术相对成熟,成本相对低廉,成品化高,利于更换和维修;根据轮毂中心孔轮廓曲线,设计两刀片的主偏角度,一方面便于加工,另一方面使加工时两刀片互补干涉;所设置的刀片卡槽固定在刀杆前端的中心平面的两侧,刀片卡槽的内侧面起到限定刀片水平自由度,使刀片切削使相对刀杆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一个刀杆设置两个刀片,节省刀位,解决了刀塔刀位数量不足的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比原刀具配置节省换刀时间,加工每件车轮节拍可缩短15~30秒,极大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刀杆设计有的孔径为Φ4mm的冷却水道,可以将冷却水精确朝向刀尖位置流出,有效降低切削区域温度,使工件表面粗糙度好,刀具磨损小;整个过程加工刀具种类使用量减少,减轻了刀具的管理难度同时刀片分布集中,结构较紧凑。
作为优选, 所述的刀片Ⅰ和刀片Ⅱ采用螺钉锁紧在刀杆上。采用此技术方案,可保证机械加工的刚度,满足机械加工原理,并且当刀片长期使用磨损后方便维修与更换。
作为优选, 所述的冷却水道出口和入口上设有橡胶塞。采用本技术方案,在车刀使用完后可以通过橡胶塞堵住水口,防止外界空气氧化内部冷却水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加工铝轮毂内侧加工面的车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加工铝轮毂内侧加工面的车刀前端部刀片部分在图1中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实用新型加工铝轮毂内侧加工面的车刀车柄部分沿图1中的A-A线的断面图。
图5为实用新型加工铝轮毂内侧加工面的车刀刀片Ⅰ工作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加工铝轮毂内侧加工面的车刀刀片Ⅱ工作示意图。
图中所示:1、刀杆,2、橡胶塞,3、刀片卡槽,4、刀片Ⅰ,5、刀片Ⅱ,6、冷却水道,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加工铝轮毂内侧加工面的车刀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未经滨州盟威戴卡轮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14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