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口称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1925.3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6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黄鵾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3/00 | 分类号: | G01G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吴伟文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口 称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称重机构,尤其是一种模具的称重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无法检测到一模两取的模具生产过程中的水口料是否完全落下,从而有可能会因水口料未落下而导致模具损坏,而在连续化生产中,也不可能将每生产一个模具就将其产生的水口料清理,否则会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目前无法检测水口是否落下的缺陷,从而避免因水口料未落下而导致模具压坏的水口称重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口称重机构,包括安装架、托盘、称重系统以及PLC控制系统;
所述安装架包括主框架、固定架以及翻转安装板;所述主框架的下部设有料斗,所述料斗的上方设有所述翻转安装板,所述翻转安装板的边缘四周设有固定架,所述主框架的上部设有所述托盘,所述托盘底部设有排料口;
所述称重系统包括荷重传感器、所述翻转机构以及平移机构;
所述荷重传感器置于所述托盘的下方;所述荷重传感器的正上方设有一个传感器垫块,该传感器垫块的侧壁上设有插孔,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气缸、翻转气缸安装板以及转动轴,所述翻转气缸固定在所述翻转气缸安装板上;
所述主框架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个转动轴,每个转动轴对应设有一个深沟球轴承,所述转动轴一端与其所对的固定架的端面连接,另一端与一个深沟球轴承配合,该深沟球轴承对应设有一个轴承盖板,其中一个转动轴与所对应的深沟球轴承配合后,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翻转气缸连接;
所述平移机构置于所述托盘与所述荷重传感器之间,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平移气缸以及平移气缸安装板,所述平移气缸固定在所述平移气缸安装板上,所述平移气缸对应设有插头,该平移气缸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插头连接,该插头与所述插孔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主框架的正面设有一个限位板,该限位板置于所述翻转安装板的下方,且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块。
进一步地,托盘的底部设有两个平行的轴,该轴分别对应设有一个荷重传感器,每个所述轴还设有相应的平移机构与之匹配。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深沟球轴承设有一个固定轴承安装板,该固定轴承安装板紧贴该深沟球轴承所对应的主框架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对落到托盘上的水口通过荷重传感器进行称重(原理与电子称基本相同),荷重传感器将称得的重量反馈到PLC控制系统中,PLC根据之前设定好的重量值对反馈到的重量进行比对,如果反馈的重量大于设定好的重量,PLC荷重传感器判定水口料已全部落下,平移气缸插入感应器垫块,翻转气缸翻转,水口落入料斗中,待排放结束后,翻转气缸复位,平移气缸退出,等待下一次水口落下,从而解决了水口落下检测问题,彻底解决了因水口不掉而压坏模具的情况,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3,一种水口称重机构,包括安装架、托盘2、称重系统以及PLC控制系统(图中未标出);
安装架包括主框架11、固定架12以及翻转安装板13;主框架11的下部设有料斗111,另外,主框架11最后是需要安装到成型机,也就是水口源上,便于收集成型机落下的水口。 料斗111的上方设有翻转安装板13,翻转安装板13的边缘四周设有固定架12,主框架11的上部设有托盘2,托盘2的底部设有排料口21;
称重系统包括荷重传感器31、翻转机构以及平移机构;
荷重传感器31置于托盘2的下方;荷重传感器31的正上方设有一个传感器垫块311,该传感器垫块311的侧壁上设有插孔312,
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气缸32、翻转气缸安装板33以及转动轴34,翻转气缸32固定在翻转气缸安装板33上;
主框架1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个转动轴34,转动轴34一端与其所对的固定架12的端面连接,另一端与一个深沟球轴承35配合,该深沟球轴承35对应设有一个轴承盖板351,右侧的转动轴与所对应的深沟球轴承配合后,通过联轴器341与翻转气缸32连接;另外,每个深沟球轴承35设有一个固定轴承安装板352,该固定轴承安装板352紧贴该深沟球轴承35所对应的主框架11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装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电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19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