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缆护套冷却水槽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2603.0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4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褚建强;张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邮电器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护套 冷却 水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套在光缆生产线上用的光缆护套冷却水槽。
背景技术
为了达到光缆护套的冷却,防止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再收缩,光缆必须在光缆生产线上充分冷却。充分冷却需要很长的冷却水槽,占用车间场地而且影响生产速度。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47799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配套在光缆生产线上的用于冷却光缆护套的水槽。包括一水平布置的开口朝上的窄氏的槽体以及支撑槽体的移动式支架;所述的槽体内盛有冷却水,槽体两端分别是光缆内芯线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的移动式支架底端安装有若干个轮子。该实用新型有效调节光缆内芯线进入水中冷却的时间,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工作稳定可靠。但是由于冷却水槽长度的限制,冷却不够充分,冷却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使光缆护套充分冷却的光缆护套冷却水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仅冷却效果好,而且提高了生产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光缆护套冷却水槽,包括一水平布置的开口朝上的窄长槽体,所述的槽体内盛有冷却水,所述槽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光缆护套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槽体内至少设置有一个前导轮和一个后导轮,所述的前导轮设置在所述槽体的进口端,所述的后导论设置在所述槽体的出口端。
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光缆护套的进口和出口,冷却的光缆护套从进口端上设置的进口进入,经过冷却水的冷却后由下至上绕过后导轮,经过空气冷却,然后由上至下绕过前导轮,再经过冷却水的二次冷却后通过出口端上设置的出口出去,达到充分冷清的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的槽体的宽度大于所述前导轮和后导轮的厚度之和。
前导轮和后导轮全部位于槽体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前导轮与所述槽体右侧的距离小于前导轮与左侧的距离;所述后导轮与所述槽体左侧的距离小于后导轮与右侧的距离。
距离光缆护套进口近的一侧定义为槽体左侧,远的一侧定义为槽体右侧。
作为优选,所述前导轮与所述槽体右侧的距离为所述槽体宽度的1/3至1/4。后导轮与所述槽体左侧的距离为所述槽体宽度的1/3至1/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前后设置有导轮,使光缆护套在冷却过程中保证冷却效果的前提下节约了生产车间场地。
2、本实用新型前后设置有导轮,使光缆护套在冷却过程中实现了三次冷却(两次水中冷却,一次空中冷却),不仅增加了冷却次数,提高了冷却效果,而且提升了生产线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槽体;2、前导轮;3、后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光缆护套冷却水槽,包括一水平布置的开口朝上的窄长槽体1,槽体1内盛有冷却水,槽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光缆护套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槽体1内设置有一个前导轮2和一个后导轮3,前导轮2设置在所述槽体1的进口端,所述的后导论3设置在所述槽体1的出口端。
前导轮2与槽体1右侧的距离为槽体1宽度的1/3,后导轮3与槽体1左侧的距离为槽体1宽度的1/3。
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一种光缆护套冷却水槽,包括一水平布置的开口朝上的窄长槽体1,槽体1内盛有冷却水,槽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光缆护套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槽体1内设置有一个前导轮2和一个后导轮3,前导轮2设置在所述槽体1的进口端,所述的后导论3设置在所述槽体1的出口端。
前导轮2与槽体1右侧的距离为槽体1宽度的1/3,后导轮3与槽体1左侧的距离为槽体1宽度的1/4。
实施例三:如图1所示,一种光缆护套冷却水槽,包括一水平布置的开口朝上的窄长槽体1,槽体1内盛有冷却水,槽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光缆护套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槽体1内设置有一个前导轮2和一个后导轮3,前导轮2设置在所述槽体1的进口端,所述的后导论3设置在所述槽体1的出口端。
前导轮2与槽体1右侧的距离为槽体1宽度的1/4,后导轮3与槽体1左侧的距离为槽体1宽度的1/3。
实施例四:如图1所示,一种光缆护套冷却水槽,包括一水平布置的开口朝上的窄长槽体1,槽体1内盛有冷却水,槽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光缆护套的进口端和出口端,槽体1内设置有一个前导轮2和一个后导轮3,前导轮2设置在所述槽体1的进口端,所述的后导论3设置在所述槽体1的出口端。
前导轮2与槽体1右侧的距离为槽体1宽度的1/4,后导轮3与槽体1左侧的距离为槽体1宽度的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邮电器材公司,未经浙江省邮电器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2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门式3D镜片及眼镜
- 下一篇:导光板、背光源及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