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加脉冲电源的超电位电解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2984.2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8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成;曲艳迪;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玉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王树本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加 脉冲 电源 电位 电解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高难度有机废水预处理、深度处理或提高可生化性的外加脉冲电源的超电位电解设备。。
背景技术
微电解法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该工艺是在20世纪70年代应用到废水治理中的,由于该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廉及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并使用废铁屑为原料,具有“以废治废”的意义。近几年来,该技术在印染废水、电镀废水、石油化工废水、焦化废水等废水的治理方面相继有应用。但是这种技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铁屑处理装置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铁屑容易结块,出现沟流等现象,大大降低了处理效果。且一旦微电解塔高度设计不得当,就会导致底部的铁屑压实作用过大,铁屑结块,在运行过程中表面沉积沉淀物使铁产生钝化,降低处理效果,需要高强度的定期反冲洗,操作复杂,影响处理效果,耗能大。
(2)铁屑处理废水通常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需要先对废水进行pH调节,使其PH控制在2-3,电解后还需将PH调节至中性,操作复杂,浪费酸碱,增加运行成本。
(3)微电解在酸性条件下,溶出的铁量大,加碱中和时产生沉淀物多,增加了脱水工段的负担,而废渣的最终归宿也成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克服在微电解过程中铁屑结块和需要调节废水pH值等缺陷的外加脉冲电源的超电位电解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外加脉冲电源的超电位电解设备,包括槽体、设于槽体底部的支撑架以及用于超电位电解的极板和粒子电极,所述支撑架的上方设有承托板,所述粒子电极置于所述承托板上;所述槽体的内部设有极板支撑管,所述极板固定于所述极板支撑管上,在所述极板上外接有脉冲电源;所述槽体的外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布水管相连通;在槽体内设有溢流堰,所述溢流堰与设于槽体外侧的出水口相连接。
所述槽体内设有多条布水管以及与所述布水管数量相同的多个进水口;所述布水管均匀分布于所述槽体内。
所述槽体内设有两层相互平行的极板支撑管,每层包括三条垂直于所述布水管的极板支撑管。
所述溢流堰为设有开口的导向槽,且溢流堰的开口端与出水口相连接。
所述槽体的外部设有排空管。
所述槽体底部设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设于所述承托板的上方,且经过槽体的内壁与槽体外部连通。
所述极板为带有钛基RuO2-TiO2涂层的极板。
所述粒子电极为活性炭与焦炭混合材料的粒子电极。
所述槽体为碳钢槽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三维电极,利用高频脉冲电源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直流电流,而且极板上所加的电压大于30v,为超电位电极,能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使废水处理的效果较好。利用粒子电极活性炭和焦炭的混合物替代铁屑,解决了铁屑易沟流、钝化和压实的问题。增加了曝气管结构,可及时将絮凝体物质排出,保持长期稳定运行。处理废水时不需调节pH,节省运行成本,操作灵活、结构简单。极板采用钛基RuO2-TiO2涂层电极,耐腐蚀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不含极板和粒子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中,1-进水口;2-布水管;3-极板;4-粒子电极;5-出水口;6-溢流堰;7-排空管;8-曝气管;9-承托板;10-支撑架;11-极板支撑管;12-碳钢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外加脉冲电源的超电位电解设备的基本原理示意图,原水经进水口1进入设备本体内,由布水管2将来水均匀分布,借助极板3和粒子电极4处理原水中污染物,出水由出水口5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玉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玉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2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