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二次燃烧补风结构的燃料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3528.X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忠;秦永;申志强;元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赐昂壁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3L9/00;F23L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勇;刘爱芳 |
地址: | 45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燃烧 结构 燃料 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壁炉,特别是涉及一种带二次燃烧补风结构的燃料壁炉。
背景技术
现有壁炉的主体结构由燃烧室和底座(支撑)组成,燃烧室内部设有上防、左防和右防,燃料室的顶部设有废气排出口。使用时,人将燃料通过送料窗口送入到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热量则通过自然辐射传递到室内,使室内的温度升高,这种壁炉的缺点是热效率低,大量的热量随废气排放到了室外,热流失较大。此外,由于燃料过于集中,而不能够完全燃烧,来源于炉子内部未完全燃烧的排放物包括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和未完全燃烧的气态烃类(UHC),大量的排放到空气中,这种不完全燃烧引起的排放不但严重污染了环境,而且还浪费了燃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燃料燃烧完全,燃烧效率高,又节能环保的带二次燃烧补风结构的燃料壁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二次燃烧补风结构的燃料壁炉,包括炉体和底座,炉体内为燃烧室,燃烧室内下部设有炉盘,燃烧室内上部、前部、后部依次设置有上防板、前防板、后防板,炉体上设有废气排放口与燃烧室连通,炉体前壁上设有炉门,炉体前壁、炉门下方设有一次进风口,还包括炉体底壁后侧设置的二次进风口,在炉体后壁和后防板之间形成的二次进风通道,在后防板上方、上防板的下方和后壁之间设有二次燃烧补风结构,二次燃烧补风结构内设有进气腔,进气腔下部二次进风通道连通,进气腔的前侧面设有若干进气孔。
所述炉门上嵌装有玻璃窗。
所述炉体前壁、炉门上方设有上进风口,炉体前壁和上部的前防板之间形成上进风通道。
所述一次进风口和二次进风口上均设有控制开关。
所述炉体后侧顶部或炉体后壁上部设有废气排放口。
所述炉门上设有门把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带二次燃烧补风结构的燃料壁炉包括炉体、底座、燃烧室、炉盘、废气排放口、前防板、后防板、上防板和炉门,结构简单,在一次进风的基础上,增设二次燃烧补风结构,从一次进风口和二次进风口进来的空气在燃烧室内会形成对流,这样可以保证燃料燃烧时那些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不至于直接通过废气排放口排放到室外去,这些未完全燃烧的颗粒物在空气对流的情况下继续燃烧,这样保证了燃料的充分燃烧,减少了废气的排放,提高了燃烧效率,还提高了热效率,从而起到节能环保的功效。
2、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炉门上嵌装有玻璃窗,便于观察燃烧室内燃烧的情况;设有上进风口及上进风通道,使得燃烧室内上部未完全燃烧的燃料颗粒物进一步继续燃烧,并且从上进风进来的空气流会形成风幕对玻璃窗起到清洗作用,使得玻璃窗不至于被熏黑,时刻保持清洁美观;所述一次进风口和二次进风口上均设有控制开关,可以控制进风口的大小,从而控制进风流量的大小,操作使用方便。
3、综上,本实用新型带二次燃烧补风结构的燃料壁炉结构简单,燃料燃烧完全,燃烧效率高,热效率高,又节能环保,操作使用方便,适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二次燃烧补风结构的燃料壁炉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带二次燃烧补风结构的燃料壁炉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炉体,2、底座,3、燃烧室,4、炉盘,5、上防板, 6、前防板,7、后防板,8、废气排放口,9、炉门,10、一次进风口,11、二次进风口,12、二次进风通道,13、二次燃烧补风结构,14、进气腔,15、进气孔,16、玻璃窗,17、上进风口,18、上进风通道,19、控制开关,20、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赐昂壁炉有限公司,未经安阳赐昂壁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3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