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射灯外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4227.9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7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九丽;曾国柱;陶江平;王良吉;朱继红;刘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佰能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9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外壳,尤其涉及一种LED射灯外壳。
背景技术
目前LED射灯散热材料散热方式很多,目前为止,已发现挤压铝散热、压铸铝散热、石墨散热和导热塑料散热。各组的散热特点如下:
挤压铝散热:
材料:AL6063,热传导系数:约200W/m.K,主要散热方式:传导和对流的散热方式。
压铸铝散热:
材料:ADC12,热传导系数:约96W/m.K,主要散热方式:传导和对流的散热方式。
石墨和塑料散热:
主要散热方式:热辐射的散热方式。
而且对于理想的散热器来说,大约7成的热量是靠传导对流的散热方式散发的,而3成的热量是靠热辐射的散热方式散发的。而目前,市场上传统的散热器的散热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靠单一的压铸铝散热器或者挤压铝散热器,或者纯塑料去散热,这种做法,无法发挥散热的最佳性能。
其次现有的射灯外壳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外形较为单一,且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美观大方、实用性强、重量轻、成本低的LED射灯外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LED射灯外壳,所述灯杯为杯状结构,且灯杯的杯身周围均匀分布有一个以上的第一散热孔,所述散热器为周围均匀分布有一个以上散热翅片的柱状结构,所述散热器置于灯杯内,且散热器的散热翘片与杯身周围分布的第一散热孔交错排列,所述散热器通过端盖固定在灯杯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LED射灯外壳,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而且外壳的形状可以多种多样、美观大方、实用性强、重量轻,成本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和散热器翘片,所述散热器本体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光源固定孔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过线孔。
进一步,所述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固定柱,所述端盖本体外沿一周均匀分布有一个以上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端盖本体上分布有与散热器本体上数目相等、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光源固定孔和第二过线孔。
进一步,所述端盖本体上的第二散热孔与灯杯杯身上的第一散热孔位置对应。
进一步,所述灯杯底部位置设有一个以上的透气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加强散热器的对流散热。
进一步,所述散热器的散热翘片为波浪形的太阳花式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大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进一步,所述散热器为挤压铝散热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灯杯和端盖均采用塑料材料。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以塑料的热辐射散热来增强整个LED射灯外壳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LED射灯外壳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LED射灯外壳结构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灯杯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器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盖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端盖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灯杯,2、散热器,3、端盖,1-1、第一散热孔,1-2、透气孔,2-1散热器本体、2-2、散热翘片,2-3、第一过线孔,2-4、第一光源固定孔,3-1、端盖本体、3-2、固定柱、3-3、第二散热孔,3-4、第二过线孔,3-5、第二光源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LED射灯外壳,包括灯杯1、散热器2和端盖3,所述灯杯1为杯状结构,且灯杯1的杯身周围均匀分布有一个以上的第一散热孔1-1,所述散热器2为周围均匀分布有一个以上散热翅片2-2的柱状结构,所述散热器2置于灯杯1内,且散热器2的散热翘片2-2与灯杯1杯身上分布的第一散热孔1-1交错排列(即散热翘片2-2不堵住杯身上的第一散热孔1-1),所述散热器2通过端盖3固定在灯杯1内。
其中,所述灯杯1和端盖3均采用塑料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佰能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佰能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42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电磁炉的散热机构
- 下一篇:一种景观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