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硫磺回收的克劳斯氧气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4555.9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8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仲伟聪;杨国华;吕文豪;刘丹;孙瑞元;池保华;洪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17/04 | 分类号: | C01B17/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硫磺 回收 克劳斯 氧气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克劳斯氧气燃烧器,属于硫磺回收燃烧器燃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日益严格,克劳斯法硫磺回收已经被普遍应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金属冶炼、焦化等行业。
酸性含硫气体H2S经克劳斯反应生成元素硫,回收得到硫磺。经过逐步的改进,发展演变形成了各种流程,但基本上都包括以下几部分:H2S的高温燃烧与冷却,H2S与SO2的催化反应(克劳斯反应),反应后气体的冷却与气态硫的冷凝,反应气的再加热,气态硫的冷凝及含硫废气的进一步处理。
因此在其整个工艺流程中,合理组织控制酸性气体的燃烧过程和降低有害废气的排放是整个硫磺回收装置成功运行的关键技术。
目前H2S的酸性尾气燃烧器一般采用空气与酸性气燃烧的方式,为后端工艺提供必须的温度、组分等条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积碳和铵盐堵塞硫磺回收装置的催化剂反应器、硫凝结器和换热器等下游设备,对硫磺回收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H2S的酸性尾气燃烧器采用空气与酸性气燃烧的方式,着火速度慢,燃烧不充分,火焰稳定性不好,有害废气的排放高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氧气作为助燃剂进行硫磺回收的克劳斯氧气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用于硫磺回收的克劳斯氧气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氧气管道3、套接在氧气管道外部的酸性气体腔5、设置在氧气管道出口端的预燃室7,套接在氧气管道内的点火通道1,
所述氧气管道3上设置有氧气入口2;
所述酸性气体腔5通过套接在氧气管道外部的渐缩段6与预燃室7连接,所述渐缩段6的大口端朝向酸性气体腔5出口、所述渐缩段的小口端朝向预燃室7,所述酸性气体腔上设置有酸性气体入口4;所述酸性气体腔靠近酸性气体入口处设置有套接在氧气管道3外部的酸性气体旋流装置10,所述酸性气体旋流装置通过套接在氧气管道上的固定管11轴向固定;
所述点火通道1的一端为点火枪入口,另一端与预燃室连通;
还包括防回火装置,所述回火装置呈渐扩型套接在点火通道靠近预燃室一端的尾部,在氧气管道内的轴向位置可调节。
还包括设置在酸性气体腔内且套在酸性气体旋流装置外侧的环形酸性气挡板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硫磺回收克劳斯氧气燃烧器,包括氧气管道、套接在氧气管道外部的酸性气体腔、设置在氧气管道出口端的预燃室,套接在氧气管道内的点火通道,为氧气与酸性气体的燃烧提供了可能,采用氧气与酸性气进行燃烧,可以保证酸性气中的杂质气体在燃烧中分解地更加完全,不仅可以满足后端工艺的温度、组分等要求,而且与空气助燃相比,过程气流量变小,可以大大降低设备投资及运行负荷,并提高了硫磺回收的转化率和设备工作的可靠性,极其适用于低浓度H2S酸性气的硫磺回收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硫磺回收的克劳斯氧气燃烧器,在氧气管道末端设有防回火装置,且回火装置可沿氧气管道轴向调节,此种结构一方面可以阻止低工况时预燃室中的回火,另一方面由于防回火装置的渐扩形状,可以对进入预燃室的氧气速度进行调节。
3、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硫磺回收的克劳斯氧气燃烧器,在酸性气体腔与酸性气体旋流装置之间的设置有环形酸性气挡板,保证了酸性气体从酸性气挡板的侧面均匀进入酸性气旋流装置中,火焰形状均匀。
4、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硫磺回收的克劳斯氧气燃烧器,所述酸性气体旋流装置由与圆周方向相切的多组叶片焊接而成,对酸性气体腔的空间利用很充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硫磺回收的克劳斯氧气燃烧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酸性气旋流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硫磺回收的克劳斯氧气燃烧器的剖视示意图,包括氧气管道3、套接在氧气管道外部的酸性气体腔5、设置在氧气管道出口端的预燃室7,套接在氧气管道内的点火通道1,氧气管道上设置有氧气入口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45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网络中实现信息检索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提供相关词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