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架结构的瓶洞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5159.8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5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结构 瓶洞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礁,尤其涉及一种框架结构的瓶洞礁。
背景技术
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通常采用在水域中投入人工礁的方法。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469934、公开日为2012年7月25日、名称为“方形组合人工鱼礁”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人工鱼礁。现有的鱼礁都是钢材搭建而成的框架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普遍存在以下不足:平稳性差,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洞穴或者难以制作出密集数量的洞穴,都是利用有用的材料制作且回收不便,重量笨拙,安装生产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方便地利用弃物制作的便于回收的防护性好的框架结构的瓶洞礁,解决了现有的鱼礁建造耗费有效资源、没有有效的洞穴或难以制作出密集数量的洞穴、回收不便、平稳性差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框架结构的瓶洞礁,包括洞穴附着体和若干瓶口带螺纹且去除了瓶底的第一塑料瓶,所述洞穴附着体为杆材搭建而成的棱台形架,所述第一塑料瓶通过瓶口上的螺纹同所述洞穴附着体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塑料瓶的底端向上倾斜,所述第一塑料瓶的内腔构成洞穴,所述第一塑料瓶敞开的底端构成洞穴口。巧妙地利用塑料瓶制作成鱼礁的洞穴,在当下废弃的塑料瓶随去可见的情况下为实现废弃塑料瓶的高性价比再利用、为降低白色污染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利用废弃塑料瓶作为制作鱼礁的材料,能降低鱼礁的制作成本,由于塑料瓶较轻,将鱼礁从制作场所运输到水中时方便。塑料瓶壁薄且强度好,能够在鱼礁上制作出高密度的洞穴(如果采用钢筋混凝土则密度大时壁厚薄,强度差,洞穴容易破碎;同样用金属制造时不但制作洞穴不便、而且洞穴密度大时则壁厚薄,在水中尤其是海水中容易被腐蚀透,做防腐处理时也不便且制作成本高),有利于章鱼、螃蟹、虾、龟类的栖身和避难。巧妙地利用塑料瓶瓶口的螺纹实现塑料瓶同洞穴附着体的连接,提高了加工鱼礁时的方便性,使得鱼礁能够在工厂中进行备料、运到使用场所后再进行组装,生产时的方便性好。当人工鱼礁废弃不用时,可以方便地将其进行肢解后再次回收利用,资源再生利用效果好且回收打捞时方便。塑料瓶在水中不容易腐烂,不会造成水质污染,尤其是当鱼礁使用在水源附近时则意义尤为突出。塑料瓶通过切除瓶底而形成洞穴口,制作洞穴口时方便且洞穴的开放性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塑料瓶的瓶口并连接在所述洞穴附着体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瓶口带螺纹且去除了瓶底的第二塑料瓶,所述第二塑料瓶通过瓶口上的螺纹同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塑料瓶穿设在所述第一塑料瓶内,所述第二塑料瓶将所述洞穴分割为成鱼洞穴和仔稚鱼洞穴。通过塑料瓶套设的方式形成不同大小的洞穴,有利于对仔稚鱼和虾的保护。鱼礁受到暗流冲击的为第一塑料瓶,故第一塑料瓶同洞穴附着体的连接处的受力大,将连接杆设计为穿过第一塑料瓶的瓶口,连接杆能够限制第一塑料瓶的摆动幅度、起到降低第一塑料瓶同洞穴附着体连接处的受力的作用,使得第一塑料瓶同洞穴附着体之间不容易产生脱离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设有第一螺纹套和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一塑料瓶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套上,所述连接杆的自由端设有螺纹段,所述第二螺纹套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段上,所述第二塑料瓶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套上。将第一塑料瓶和第二塑料瓶连接到洞穴附着体上时方便,可方便地控制仔稚鱼洞穴大小,以适应对不同大小的仔稚鱼的保护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塑料瓶上连接有可将第二塑料瓶浮起的第二浮子。将第二塑料瓶从洞穴附着体上脱落时,在第二浮子的作用下,第二塑料瓶能够漂浮到水面上。便于第二塑料瓶的回收,能够杜绝塑料瓶沉积在水底而对水域造成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塑料瓶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仔稚鱼穿过孔。“仔稚鱼穿过孔”是指仔稚鱼能够穿过成鱼不能够穿过的孔。当仔稚鱼受到攻击误入到成鱼洞穴时,能够经仔稚鱼穿过孔进入到仔稚鱼洞穴中,避免仔稚鱼被断了后路而无去逃生。对仔稚鱼的保护效果好,有利于鱼的数量的稳定增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塑料瓶的底端设有向外弯折的指爪,所述指爪为所述第一塑料瓶的侧壁分割而成。设计指爪,能够拦挂住在水中漂流的水草等物体,使得洞穴周围的食物丰富,有利于鱼礁中的鱼类等动物的生长、索饵,还能起到吸引鱼等动物迁移到鱼礁的作用,使得鱼类受到攻击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鱼礁中而逃生,避难效果好,能提高鱼礁的利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51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雏苗计数设备
- 下一篇:全金属大容量蜜蜂隔板饲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