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控过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7688.1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3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周雪松;聂绪建;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B01D29/085 | 分类号: | B01D29/085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李华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控 过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过滤系统,适用于各种保温过滤过程,尤其适用于对温度变化敏感,对数据准确性要求较高的过滤实验或操作过程。
背景技术
在各种保温过滤过程中,通常都会用到漏斗、储罐等一系列设备。由于漏斗内温度波动较大,对产品质量很大影响。比如重结晶实验,在过滤过程中温度的较大波动不仅严重影响实验效果,而且使同类实验之间的数据难以进行精确的比较。一般的过滤系统都是用酒精灯加热漏斗上的水夹套,或以绑缚电热带的方式加热,虽然可以保持一定温度但波动较大。
此外,在向漏斗内倾倒物料后,通常会有残余的固形物滞留原容器,如果是糊状物料则滞留更多。若将抽滤出的温度已明显下降同时成分也发生变化的滤液再注入原容器内涮洗残余物,则对实验数据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控过滤系统,其温度稳定、可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温控过滤系统,包括用于过滤物料的漏斗本体以及铺设在漏斗本体底部的滤纸;还包括一个用于储放溶液的储罐和一个为物料在系统中运行提供动力的真空泵;所述的漏斗本体、储罐和真空泵依靠管道依次连接,还包括一个水槽;所述的漏斗本体和储罐安装于水槽内;所述的水槽内还安装有电热元件和温度探头,所述的电热元件和温度探头与温控器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水槽外壁设置有保温层。以减小热量的散失,保持温度的恒定。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漏斗本体与储罐之间、储罐与真空阀之间都设置有阀门。便于分段控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漏斗本体与储罐之间设置有延伸至漏斗本体入口的喷淋管;所述的喷淋管上设置有阀门;还包括一个与储罐连接的加压装置。用于喷淋冲洗漏斗以及原容器内残余的物料。
作为上述改进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加压装置与储罐之间设置有阀门。便于控制喷淋。
作为上述改进另一种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喷淋管管口加接有软管。以灵活调节喷淋方向。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水槽下方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排水管。便于排空水槽内的水。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漏斗本体、储罐、管道、喷淋管均为不锈钢制作。使得整个系统不会生锈,并且容易清理打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具有上述结构的温控过滤系统,利用电热元件加热水槽内的水,再利用水加热漏斗以及储罐内的物料,并且通过温控器控制温度。使得整个系统的温度恒定可控,操作起来也十分的简单实用。在15min内温度波动只有正负1℃,极大地减小了因温度波动带来的误差。利用加压装置和喷淋管,将储罐中温度适当的物料用于冲洗漏斗以及原容器内的残余物料,避免残余物料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成分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漏斗本体、2储罐、3真空泵、4温度探头、5电热元件、6温控器、7喷淋管、8加压装置、9水、10排水管、11-14阀门、15水槽、16保温层、17阀门、18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过滤物料的漏斗本体1以及铺设在漏斗本体1底部的滤纸;还包括一个用于储放溶液的储罐2和一个为物料在系统中运行提供动力的真空泵3;所述的漏斗本体1、储罐2和真空泵3依靠管道依次连接,还包括一个水槽15;所述的漏斗本体1和储罐2安装于水槽15内;所述的水槽15内还安装有电热元件5和温度探头4,所述的电热元件5和温度探头4与温控器6连接。水槽15外壁设置有保温层16。漏斗本体1与储罐2之间、储罐2与真空阀3之间设置有阀门11和阀门12。漏斗本体1与储罐2之间设置有延伸至漏斗本体1入口的喷淋管7;所述的喷淋管7上设置有阀门14;还包括一个与储罐2连接的加压装置8。加压装置8与储罐2之间设置有阀门13。水槽15下方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排水管10。漏斗本体1、储罐2、管道、喷淋管7最好均为不锈钢制作,喷淋管7管口可加接软管18以灵活调节喷淋方向。漏斗本体1底部设置有带有阀门17的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未经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7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