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取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0064.5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2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00;F24C7/00;A61H39/0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谢自安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暖炉。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化的普及,现在的取暖炉已经普遍采用电暖炉代替了以前的燃料取暖,现有的电暖炉多采用电热丝发热,通过自身向外散发,或者是通过反射板将热量反射到周围空间中来取暖,这种自由散热的方式很难快速达到取暖的效果,所以取暖效果不佳,而且能耗高。并且现有的取暖炉多只有取暖功效,作用比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取暖效果好,并且应用功能多的取暖炉,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取暖炉,包括有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架,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取暖装置,在所述底座下方设有通风口,所述的取暖装置包括有开设有百叶窗的壳罩,在壳罩内设有暖热管,在壳罩下方设有向壳罩内吹风的风扇,所述风扇置于通风口上方,在所述支架上设有放置物品的置物板,在所述支架顶部还设有位于置物板上方的台面。
在所述台面上设有用于加热水或者烹饪的电加热装置。
所述的电加热装置为电磁炉或者电陶炉。
在散热装置中设有风扇,通过风扇将加热管加热的热空气从百叶窗中吹出,这样热空气可已迅速向周围空气中散发,使周围空气迅速升温,使取暖效果好。在原来取暖炉的基础上还增加了置物板,在置物板上可以放置物品(如茶具)。还设有台面,在台面上设有电加热装置,可以在电加热装置上直接进行烹饪烧水等。加热装置采用电磁炉或者电陶炉这样方便操作,而且没有污染,效率高。
所述的置物板的材质为有机玻璃。
所述的置物板置于取暖装置上方且留有空隙。
置物板与取暖装置之间留有空隙,且置物板采用有机玻璃隔热效果好的特点,避免取暖装置的热量影响置物板上放置的物品,同时利于取暖装置散热。
在所述的壳罩顶部设有透气孔。
与底部风扇形成对流,将热量尽快散出,并且防止冷空气从上向下流动时将热空气冷却,影响取暖效果。
在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按摩板。
在取暖的同时可以将脚掌置于按摩板上,即取暖又进行足底按摩。
采用以上结构的取暖炉,其结构简单,并且取暖效果好,同时具有储物、加热以及按摩等功能,使得一机多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5为图2中B-B方向剖视图。
图6为图2中C-C方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多功能取暖炉包括有底座1,本实施例给出的底座1为矩形(也可为其他形状),在底座1的四个顶角设有支架2,在底座1中心位置设有取暖装置3,在支架上还设有位于取暖装置3上方且与取暖装置3间隔有一段间隙的置物板4,所述的置物板4为有机玻璃,由于有机玻璃导热效果差,这样可以避免放置在置物板上的物品不受取暖装置的影响,在支架2顶部设有台面5,在台面5上设有电加热装置51,所述的电加热装置51为电磁炉或者电陶炉,所述电加热装置51可以用于烹饪或者热水等。在底座1上还设有按摩板11,可以在取暖的同时对足底进行按摩。
如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取暖炉剖视图,其取暖装置3包括有壳罩31,壳罩31安装在底座1上,壳罩31下方开口且壁板上开设有百叶窗,在壳罩31内安装有暖热管32,暖热管32位于百叶窗附近,在壳罩31下方开口处安装有风扇33,如图4所示的取暖炉仰视图,其中底座1的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风口12,风扇33就位于通风口12上方,这样风扇33将冷空气从通风口12吸入,然后经过暖热管32将冷空气加热后从百叶窗吹出,如图6所示剖视图,在壳罩31顶部还设有透气孔34,风扇33将热空气从百叶窗中吹出的同时也将滞留于壳罩31顶部的热空气从顶部的透气孔34中吹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0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