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盲炮处理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0390.6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有林;刘胜;文雪康;杨继友;杨白利;周义建;梁勇;张志锋;梁正洪;刘远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 |
主分类号: | F42D5/04 | 分类号: | F42D5/04;F42D5/06;F42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董彬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盲炮处理,具体地,涉及一种盲炮处理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及物探技术进步,勘探领域逐步得到扩大化,勘探规模越来越大,单块激发、接收点数量成倍巨增。一般单块三维勘探炮井数已达几万,甚至更多。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盲炮数量也随比例增多,现有技术中,采用挖掘机深挖、物探钻机洗井等盲炮处理方式,安全风险较大,处理效率也远远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另外,这些处理方式需要使用较多的工程机械,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率较高且成本较低的盲炮处理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盲炮处理工具,其中,该盲炮处理工具包括:用于挖除从地面到药柱上方预定距离的土的第一挖掘件;用于去除从所述药柱的顶部到其上方预定距离的杂物的第二挖掘件;用于湿润从所述药柱的顶部到其上方预定的距离的范围内的土的湿润装置;用于疏松湿润的泥土的第三挖掘件;以及用于卡紧所述药柱并将所述药柱提升取出的药柱提取件。
优选地,所述盲炮处理工具包括钻杆,所述第一挖掘件、第二挖掘件、第三挖掘件和药柱提取件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与所述钻杆接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挖掘件包括第一接合部和连接于该第一接合部的探铲,所述第一接合部能够与所述钻杆接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挖掘件包括第二接合部、第一直型杆和第一倒钩,所述第二接合部能够与所述钻杆或所述第一挖掘件接合,所述第一直型杆从所述第二接合部的底部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倒钩固定在所述第一直型杆的下部,所述第一倒钩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直型杆的延伸方向呈30-45度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湿润装置包括水泵、柱状主体和供水管,所述水泵通过所述供水管向所述柱状主体的内腔供水。
优选地,所述供水管连接于所述柱状主体,所述柱状主体末端具有喷水口并能够与所述第三挖掘件接合。
优选地,所述第三挖掘件包括第三接合部、第二直型杆和旋挖块,所述第三接合部能够与所述钻杆或所述湿润装置接合,所述第二直型杆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二直型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接合部的底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旋挖块,每个所述第二直型杆以相同的角度从所述第三接合部朝内倾斜延伸。
优选地,所述药柱提取件包括内齿抓环和/或角叉形钩,所述内齿抓环包括第四接合部、连杆、筒状部和第二倒钩,所述第四接合部能够与所述钻杆或所述第一挖掘件接合,所述连杆连接所述第四接合部和所述筒状部,所述第二倒钩设置在所述筒状部的内侧;所述角叉形钩包括第五接合部、第三直型杆和第三倒钩,所述第五接合部能够与所述钻杆或所述第一挖掘件接合,所述第三直型杆为多个并从所述第五接合部的底部向下延伸,所述第三倒钩设置在所述第三直型杆的下部,所述第三倒钩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直型杆的延伸方向呈30-45度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连杆为多个并沿所述筒状部的周向设置,所述第三倒钩为多个并沿所述筒状部的内周均布,所述第三倒钩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筒状部的轴向呈20-30度的夹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依次使用第一挖掘件、第二挖掘件、湿润装置、第三挖掘件和药柱提取件,可以安全、高效地取出药柱。另外,可以使用人力操作所述工具,无需使用较多的工程机械,降低了处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挖掘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挖掘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湿润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挖掘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药柱提取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药柱提取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挖掘件 11:第一接合部 12:探铲 13:连接筋
20:第二挖掘件
21:第二接合部 22:第一直型杆 23:第一倒钩
30:湿润装置
31:柱状主体 32:供水管 33:连接部
40:第三挖掘件 41:第三接合部 42:第二直型杆 43:旋挖块
50:内齿抓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0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高速中大型压力机的动平衡机构
- 下一篇:注水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