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自卸车燃油箱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0484.3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2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土军;何国刚;肖富凯;李越;左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湘潭)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6 | 分类号: | B60K1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马云超 |
地址: | 4112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车 燃油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箱总成,尤其涉及一种矿用自卸车上的燃油箱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矿用自卸车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露天矿山,其装载重量也随着技术的发展从100t级达到了400t级。由于装载能力的提高,矿车每天燃油消耗量也大增,因此油箱的容积也需要增大,同时由于油耗的增大,油箱进出的流量也会增大,这样对油箱的散热要求及对杂质的沉淀净化要求也提高了。
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单个油箱体积来获得较大容积以满足矿用自卸车的油耗。但是单个油箱体积的加大不仅会使油箱强度降低,而且不便于在车架上的安装及受力的均衡。且增大单个油箱的体积对油箱散热及杂质沉淀净化能力的提高没有明显帮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增大储油量且不会减少油箱强度、回油流程长、散热性能和沉淀净化效果更好的矿用自卸车燃油箱总成。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供一种使矿用自卸车车架两侧受力均衡,且安装方便的矿用自卸车燃油箱总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矿用自卸车燃油箱总成,包括主油箱,该主油箱的底部设有吸油口,该吸油口与发动机吸油口连接;该矿用自卸车燃油箱总成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副油箱和中间连接管;主油箱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通孔;副油箱的底部设有第二连接通孔和回油口;
副油箱的回油口与发动机回油口连接;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二连接通孔通过中间连接管连接;
主油箱中的燃油经由吸油口流入发动机,未消耗的燃油经由回油口流入副油箱,燃油经过冷却和沉淀后经由中间连接管流入到主油箱。
优选地,所述副油箱与主油箱的形状相同,主油箱和副油箱分别固定在矿用自卸车车架的两侧;所述中间连接管固定在车架横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与第二连接通孔水平平齐。
优选地,所述中间连接管包括:左软管、右软管以及连接左、右软管的中间钢管。
优选地,所述中间连接管为耐油橡胶软管。
更优选地,所述主油箱和副油箱的顶部均开设有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双油箱和中间连接管的结构,燃油在副油箱中经过冷却和沉淀后经由中间连接管流入到主油箱,使得在副油箱中燃油还会经过第二次的冷却和沉淀净化才会到达吸油口,而被重新吸入到发动机内。由于两个油箱及中间连接管的作用,从而增长了回油流程,可以提高油箱组的散热性能和杂质的沉淀净化效果,延长了发动机的寿命,提高了矿用自卸车的运行功效,此外,由于增设了一个副油箱,理论上载油量增大了一倍,且不用扩大已有单个油箱的体积,油箱强度不会改变。此外,由于主油箱与副油箱形状、大小相同且沿车架左右对称设置,使得左油箱与右油箱中的燃油时刻保持平衡,从而对左副车架和右副车架的在载荷也保持了平衡,这样使整个矿车的受力更加均衡,从而提高了矿车运行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矿用自卸车燃油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矿用自卸车燃油箱总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1、主油箱 2、副油箱
3、中间连接管 31、左软管
32、右软管 33、中间钢管
4、吸油口 5、回油口
6、左副车架 7、右副车架
8、车架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湘潭)重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湘潭)重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04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