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可见异物检测仪的瓶匣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0693.8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5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业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猛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0 | 分类号: | G01N21/9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431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可见 异物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可见异物检测仪的瓶匣,属于瓶装液体药品可见异物检测仪中的一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体药品是医疗机构日常必备使用的一种药品,在现代临床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生产工艺及封装技术的原因,瓶装药液内可能含有直径大于50微米的、不溶于药液的各种微小物质。这些微小物质包括颗粒,丝线,白块或玻璃屑等。由于可能存在上述物质,使输入患者血液后,容易发生循环障碍或者因组织缺氧导致静脉炎、水胂等,这对患者的健康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瓶装药液的检测主要还是采用“人工灯检”的方式进行管控,即在规定的灯照条件下,通过人工用肉眼直接观察瓶装药液,并依靠人工发现药液中是否存在异物。采用人工灯检方法存在很大的不足,一方面由于人眼分辩率的限制,不能识别很小的微粒,一般来说,异物微粒直径小于50微粒,人眼就无法识别,另一方面,人眼识别不可能对观察到的微粒数量进行计数,更无法测量出各可见微粒的分布情况,更重要的是,由于人工进行观察检测,其主观因素占有较多,检测结果会因检测人员的情绪,疲劳程度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缺乏客观性标准,不能很好的判断药液的质量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在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出瓶或进瓶的槽宽度可调的用于可见异物检测仪的瓶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可见异物检测仪的瓶匣,其特征是包括匣本体、挡瓶板、挡瓶板平移装置,所述匣本体通过匣本体两边的侧壁形成匣槽,匣槽内设有挡瓶板,挡瓶板将匣槽分为放瓶区域和活动区域,挡瓶板平移装置安装在活动区域一侧的侧壁上,挡瓶板平移装置与挡瓶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挡瓶板平移装置为2~6个,并沿匣槽方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挡瓶板平移装置采用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述挡瓶板平移装置包括弹簧、导向杆和杆帽,导向杆与杆帽固定连接,活动区域一侧的侧壁开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套在导向孔上并与导向孔相配合,圆台形的杆帽的直径大于导向孔的直径,导向杆头部与挡瓶板固定连接,弹簧套在导向杆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活动区域一侧的侧壁与弹簧相对应处设有弹簧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合理,出瓶或进瓶的槽宽度可调,挡瓶板平移顺畅可靠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用于可见异物检测仪的瓶匣,包括匣本体1、挡瓶板4,所述匣本体1通过匣本体1两边侧壁3形成匣槽2,所述匣槽2内设有挡瓶板4,所述挡瓶板4将匣槽2分为药液瓶A的放瓶区域21和活动区域22,所述挡瓶板4与活动区域22一侧的侧壁3之间设置有2个或2个以上数量的挡瓶板平移装置5,并沿匣槽2方向分布。本实施例通过挡瓶板平移装置5连接挡瓶板4,并调节挡瓶板4使放瓶区域4的宽度可调节,适合不同规格直径的药液瓶A放入匣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所述挡瓶板平移装置的一种特例采用弹簧,所述弹簧分别与挡瓶板4、活动区域22一侧的侧壁3相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挡瓶板平移装置5的另一种特例包括弹簧6、导向杆7和杆帽7,所述导向杆7和杆帽8相固定,所述活动区域22一侧的侧壁3开有导向孔9,所述导向杆7套在导向孔9上并与该导向孔9相配合,圆台形的杆帽8的直径大于导向孔9的直径并用来限位,所述导向杆7头部(图1左边)与挡瓶板4相固定,上述弹簧6套在导向杆7上,且其一端与挡瓶板4相接触,另一端与侧壁3相接触。通过导向杆7与该导向孔9相配合,及通过弹簧6的弹性回复,使挡瓶板4的平移更加顺畅和可靠。
本实施例所述侧壁3与弹簧6相对应处设有弹簧槽10,所述弹簧6另一端位于弹簧槽10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挡瓶板平移装置5数量为2~6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挡瓶板平移装置5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出瓶或进瓶的槽宽度可调;
2.挡瓶板4的平移顺畅可靠;
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猛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猛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06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烷检测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冲压模具结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