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类件下料摆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1478.X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3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王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18 | 分类号: | B23Q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类件下料 摆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生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管件下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管类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从一个加工环节进入另一环节时,管件的下料一般通过直接滑入收料斗内,需要人工将管件送入下一加工环节待加工位置并摆正,以便供机械臂将其取走,从而完成两个加工环节之间的衔接,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过程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浪费了劳力,增加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类件下料摆正装置,使其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类件下料摆正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气缸、支撑架以及支撑座,所述气缸缸体端部铰接在铰座上,铰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铰接有摆动块,所述摆动块的中部套装在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经轴承安装在支撑架,所述支撑座上固定安装有导向套筒,所述摆动块顶部中心开设有盲孔。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启动气缸,活塞杆伸出,使得摆动块顶端的盲孔与导向套筒同轴,管件物料下料时直接经导向套筒滑入盲孔内,活塞杆缩回,使得摆动块摆正,下一环节的机械臂可直接从摆动块上将管件取走,从而完成管件加工两环节之间的衔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完成管件加工过程中的衔接,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管类件加工中。
为了使得导向套筒的固定安装更加方便可靠,所述导向套筒经T形板固定在支撑座上。
为了避免管件物料下料过程受到磨损,所述导向套筒内设置有导向套。
为了进一步避免管件物料下料过程受到磨损,所述盲孔内设置保护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其中,1底座,2铰座,3支撑座,4气缸,5T形板,6导向套,7导向套筒,8保护套,9支撑架,10旋转轴,11摆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的一种管类件下料摆正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气缸4、支撑架9以及支撑座3,气缸4缸体端部铰接在铰座2上,铰座2固定在底座1上,气缸4的活塞杆铰接有摆动块11,摆动块11的中部套装在旋转轴10上,旋转轴10经轴承安装在支撑架9,支撑座3上经T形板5固定安装有导向套筒7,导向套筒7内设置有导向套6,摆动块11顶部中心开设有盲孔,盲孔内设置保护套8。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启动气缸4,活塞杆伸出,使得摆动块11顶端的盲孔与导向套筒7同轴,管件物料下料时直接经导向套筒7滑入盲孔内,活塞杆缩回,使得摆动块11摆正,下一环节的机械臂可直接从摆动块11上将管件取走,从而完成管件加工两环节之间的衔接;用于固定导向套筒7的T形板5使得导向套筒7的固定更加稳定可靠;分别在导向套筒7和盲孔内设置导向套6和保护套8避免了管件物料在下料过程中发生磨损。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14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速树脂重负荷钢坯修磨砂轮
- 下一篇:冰箱铰链盖模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