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鼓风耐磨风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2803.4 | 申请日: | 201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8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淼;仇友金;李信平;邬伟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6 | 分类号: | C21B7/16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姜开侠;姜开远 |
地址: | 6503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鼓风 耐磨 风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炉炼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高炉鼓风耐磨风口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炼铁鼓风风口装置是关键部件,极易损坏。尤其对于单条生产线的企业来说,由于其上下道工序对高炉的生产制约,高炉不能很好的发挥产能,只能控制冶炼强度来进行生产,这样,就必须长期使用加内衬套的风口装置,以缩小进风面积来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一般结构的风口装置使用周期都比较短,通常采用普通耐火材料浇注,最多能使用1个月,较好的陶瓷耐磨浇注料也就在2个月左右,严重影响了风口装置使用寿命,频繁更换必然影响生产。为此,研制开发一种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高炉鼓风耐磨风口装置是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高炉鼓风耐磨风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这样实现的,包括本体和冷却水进出水管,本体内中心设置送风孔,所述的本体上口分别设置冷却进水管和冷却回水管,所述的送风孔内设置耐磨衬套。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大孔径风口装置中设置耐磨衬套,既提高了风口的耐磨强度,同时有助于缩小进风口孔径,控制炼钢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延长了使用寿命,避免了频繁更换风口装置造成的休风更换的经济损失。由于缩小了进风面积,充分满足低强度炼钢的生产需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之俯视图;
图中:1-本体,2-冷却进水管,3-冷却回水管,4-送风孔,5-配合倒角,6-耐磨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1和冷却水进出水管,本体1内中心设置送风孔4,所述的本体1上口分别设置冷却进水管2和冷却回水管3,所述的送风孔4内设置耐磨衬套6。
所述的耐磨衬套6设置于送风孔4之内壁上,并与之紧配合。
所述的耐磨衬套6为特种耐火材料浇筑而成的结构衬层。
所述的耐磨衬套6上沿与送风孔4上沿之配合倒角5的底边相平齐。
所述的耐磨衬套6下沿与送风孔4、本体1的底边相平齐。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大孔径风口装置中设置耐磨衬套,既提高了风口的耐磨强度,同时有助于缩小进风口孔径,控制炼钢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28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接还原铁间接水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流附着膜式沼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