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梁动态位置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5309.3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9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平;祝章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梁 动态 位置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机领域的一种测量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梁动态位置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织机的诸多运动中,后梁运动最具有复杂性。后梁随开口高度的大小运动,后粱位置不仅有高低,有前后,且没有规律,测量有困难。后梁的运动与开口高度、送经电机的送经量、经纱的种类、经纱张力、织物张力大小和织口位置等因素有关。因此,测量从织机起动位置到正常运行到织机关停位置各阶段的后梁位置十分重要,后梁运动直接影响织物的品质、经纱的承受能力和织机运行速度。
后梁位置的高低与经纱张力的正常、织疵的出现紧密相关。在织机运转正常保持经纱张力正常、织物张力正常和后粱位置正常,就能获得最佳织物均匀率。若后粱位置升高,产生较低的经纱张力会造成织物段的稀疏。
后梁位置不仅在织机运转状态下是变化的,且在织机停车后也随织机静止时间的长短而变化。因此,有必要测量织机停车后后梁位置的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梁动态位置测量装置,由经纱长度的变化确定理想的后梁位置及确定的经纱张力标准,从而确定合理的后梁摆动区域、后梁的起动位置、后梁运动范围等。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后梁动态位置测量装置,包括连接于后梁上的光发射管以及一对相对于机架静止的光接收器,所述光发射管发射方向与所述光接收器接收方向相对应;所述光发射管发射方向延长线与后梁轴线重合,两个光接收器接收端所在平面与所述后梁端面平行;所述光接收器将接收到的信号依次传输至信号识别处理器、计算机,由所述计算机通过分析软件、时间窗计算所述后梁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光发射管为红外光发射管,所述光接收器为红外光接收器。
进一步的,所述光发射管发射端、所述一对光接收器接收端所在平面之间相距50-80mm,所述一对光接收器接收端相隔40-60mm。
优选的,所述光发射管通过连接座连接于所述后梁,所述连接座一端套于所述后梁端部,另一端有一径向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光发射管可在所述安装槽内调节位置和方向,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连接座置于所述机架外侧。
优选的,所述一对光接收器通过探测架固定于T形臂上,所述T形臂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探测架置于所述机架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窗有两个,一个时间窗从织机启动时刻开始,计算机记录时间窗内的数据并显示曲线,记录长度为6-10个织机运行周期;另一个时间窗从织机关闭时刻开始,记录长度为600-1000个织机运行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监测从织机起动到正常运行到织机关停位置各阶段后梁的位置,以便及时调整织机的参数,使织物获得最佳织物均匀率和最少织疵、提高经纱的承受能力和织机运行速度。
2、本测量采用光电式传感器,光发射管连接在后梁上,用两只相隔一定距离的光接收器接受光发射管发射的光信号,光到达时间原理来测量距离可以达到一定的精度,通过光发射管每秒发射上万个脉冲到光接收器,信号识别处理器计算脉冲遇到光接收器所需的时间,以此计算出距离值。通过两接收器与动点组成的三角形,计算出后梁的动态位置。
3、光发射管采用激光发射管或红外光发射管。激光、红外光是效率最高的光束。红外光经过调制后光能量升高,增大了检测距离,并扩展了光束的角度。光接收器的透镜采用机械屏蔽手段,光接收器只能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光,经过调制的光接收器能忽略周围环境的光线,只对光发射管的光线做出响应。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后梁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测量装置示意图;
图3连接座结构示意图;
图4连接座结构侧视图;
图5探测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光发射管与光接收器设置距离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后梁,101、后梁轴线,2、机架,3、光发射管,4、光接收器,5、信号识别处理器,6、计算机,7、连接座,701、安装槽,8、探测架,9、T形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53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身玻璃导槽密封条及汽车
- 下一篇:可控震源半自动轮胎快速充放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