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线的拿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6090.9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8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念;崔小磊;罗辉;郑伟;穆凤斌;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6 | 分类号: | H02G1/06;B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线 装置 | ||
1.一种电缆线的拿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杆部(10),所述杆部(10)包括套杆(11)和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活动设置在所述套杆(11)内;
第一卡线部(20),具有第一卡线槽,所述第一卡线部(20)与所述套杆(11)的第一端连接;
第二卡线部(30),具有第二卡线槽,所述第二卡线部(30)与所述伸缩杆(12)的第一端连接;
驱动部,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套杆(11)上,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杆(12)连接,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伸缩杆(12)沿所述套杆(11)的轴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拿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拿弯装置还包括沿所述套杆(11)的径向方向设置的连接板(50),所述连接板(50)的第一端与所述套杆(1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卡线部(20)通过所述连接板(50)的第二端与所述套杆(11)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拿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线部(20)包括第一支架(21)、第一卡线柱(22)和第二卡线柱(23),所述第一卡线柱(22)与所述第二卡线柱(23)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1)上,所述第一支架(21)沿所述套杆(11)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与所述连接板(5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拿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1)包括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卡线柱(22)和/或所述第二卡线柱(23)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拿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线部(30)包括第二支架(31)、第三卡线柱(32)和第四卡线柱(33),所述第三卡线柱(32)与所述第四卡线柱(33)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31)上,所述第一支架(21)沿所述伸缩杆(12)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与所述伸缩杆(12)的第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拿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1)包括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卡线柱(32)和/或所述第四卡线柱(33)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安装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拿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线柱(22)、所述第二卡线柱(23)、所述第三卡线柱(32)和所述第四卡线柱(33)相平行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拿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传动部和动力摇把(40),所述动力摇把(40)通过所述传动部与所述伸缩杆(1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拿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齿条和与所述齿条配合的齿轮,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伸缩杆(12)的第二端,所述齿轮与所述套杆(11)可枢转地连接,所述齿轮通过操作杆与所述动力摇把(4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拿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摇把(40)是双向棘轮摇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609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