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继电保护测试仪检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6308.0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9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昕;唐新建;井雨刚;孙运涛;王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测试仪 检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继电保护测试仪检验装置。属于电信号检验领域。
背景技术
继电保护测试仪模拟被测对象的电压互感器(PT)、电流互感器(CT)的二次侧信号输入给继电保护装置,以检验继电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在实际使用中,继电保护测试仪设备简单,功能强大,操作方便的特点,在继电保护测试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开发能力和生产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各厂家的测试仪在整机性能、质量、结构、工艺等方面有较大的差距。有些测试仪在软件设计、带载能力、精度、工作稳定性及可靠性等方面存在问题。但现在还没有专门针对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检验装置。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象,提出一种针对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检验装置,以检验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性能差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继电保护测试仪检验装置,该继电保护测试仪检验装置能够对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性能进行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继电保护测试仪检验装置,包括一电压信号调理模块、一电流信号调理模块、一AD同步转换器、一锁相环模块和一控制模块,所述AD同步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信号调理模块和电流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锁相环模块的一个信号输入端与电压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锁相环模块的输出端与AD同步转换器的时钟输入通道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通道与所述锁相环模块的另一信号输入通道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AD同步转换器数据连接。
所述电压信号调理模块与继电保护测试仪的电压输出信号接口连接,所述电流信号调理模块与继电保护测试仪的电流输出信号接口连接。
所述继电保护测试仪检验装置还包括一高速静态缓存(SRAM),其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并与所述AD同步转换器数据连接。
所述继电保护测试仪检验装置还包括一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
所述电流信号调理模块包括一隔离电路和一容阻滤波电路。
所述电压信号调理模块包括一隔离电路和一容阻滤波电路。
所述锁相环模块包括一正弦方波转换电路和一方波倍频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自动测量,也可以手动启动测量。启动后,控制模块输出控制信号给AD同步转换器,AD同步转换器同时选通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的采集通道,继电保护测试仪的电压信号经过电压信号调理模块调理后输送至锁相环模块,锁相环模块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滤波后产生一个与电网电压同频率的方波信号,该方波信号被输送至方波倍频电路,根据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产生AD同步采样的时钟信号,输送至AD同步转换器的时钟输入端口。
AD同步转换器启动将采集到的信号存入高速静态缓存(SRAM)中,在采集结束后由控制模块对数据进行读取。控制模块对采集到的电压和电流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基波提取、相位鉴别等综合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计算出输入电压、电流的频率、相差、幅值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继电保护测试仪检验装置解决了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检验装置这一问题,实现了对继电保护测试仪的主要性能的测试和检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电流信号调理模块的电路图;
图3为电压信号调理模块电路图;
图4为锁相环模块中正弦波方波转换电路图;
图5为锁相环模块中方波倍频电路图;
图6为AD同步转换器的电路图;
图7为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8为控制模块中存储器的电路图;
其中,2.电压信号调理模块,4.电流信号调理模块,5.锁相环模块,6.AD同步转换器,7.控制模块,8.通信模块,9.高速静态缓存(SRAM),11.继电保护测试仪的三相电压输出信号,12.继电保护测试仪的三相电流输出信号,51.运算放大器I,52.运算放大器II,53.比较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6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