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克服气流阻力的整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6911.9 | 申请日: | 201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3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马晶;许崇娟;许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F5/50 | 分类号: | B61F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克服 气流 阻力 整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克服气流阻力的整流装置涉及列车车腹整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列车不断朝着高速舒适的方向发展,列车行驶的阻力主要来自车轮和钢轨的摩擦阻力、空气气流对列车的流体动力学阻力。为克服空气气流对行驶列车的阻力,列车车厢下连接有裙边,但列车转向架周围却无裙边,其原因是因在列车行驶到轨道转弯处时随轨道的转弯而转弯,厢体连接的裙边会阻碍转向架的转动。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95674.6提出了高速列车车腹整流的技术方案,但因公开不充分可行性差。其一,根据权利要求2的技术特征:“紧贴车腹横梁下安装有平板型横梁整流罩”,阻断了列车制动装置对转向架上轮子的制动;其二,根据权利要求2的技术特征:“紧贴车腹横梁下安装有平板型横梁整流罩”,列车制动时闸瓦与车轮摩擦放热,热量使气体膨胀,热气体密度<冷气体密度,热气流上升而转向架上却被平板型横梁整流罩罩住,不能散热,其后果难以预料;其三,列车的运行参数是依据动力学原理及长期经验而设计,根据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高速列车车腹整流装置的整体重量由转向架承载,而其运行参数又未做相应的修正,影响列车整体运行性能;其四,根据权利要求5的技术特征:外挂箱整流罩顺列车运行方向呈流线型设置。技术方案公开不完全,整流罩如何与车体连接未公开,转向架被整流罩完全包住,转向架如何转动未做说明,综上所述诸多原因,此技术方案难于实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任务是:
一、提供一种减轻列车运行时空气阻力的转向架导流装置;
二、确保列车刹车时的散热;
三、不增加转向架的负载,还要保证与转向架同步转动;
本发明的克服气流阻力的整流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克服气流阻力的整流装置,包括导流罩轨道1、导流罩轮2、壳体框架3、壳体框架下框架4、导流罩外壳体5、客车箱车底6、转向架7、导向轮支架8、导向轮9、钢轨10,其特征在于:转向架7外罩有导流罩外壳体5,导流罩外壳体5上下敞口、上部为立方体、下部两侧向内折,导流罩外壳体5前后面为圆弧面,导流罩外壳体5的前、后面上端外部两侧装有导流罩轮2,导流罩外壳体5通过导流罩轮2与导流罩轨道1连接,导流罩轨道1焊接连接客车箱车底6;所述的导流罩外壳体5内侧焊接连接壳体框架3,导流罩外壳体5内侧下端焊接连接壳体框架下框架4;壳体框架下框架4连接导向轮支架8,导向轮9连接导向轮支架8,导向轮9位于钢轨10上方。
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和作用:
减少列车运行的空气阻力,降低能耗提高列车运行速度;
导流罩外壳体装有导向轮保证转向架与导流罩外壳体的同步转动;
保证转向架相对于车箱的相对运动;
导流罩外壳体通过导流罩轮与导流罩轨道连接,导流罩轨道连接客车箱,由列车车体承载导流罩外壳体的重量,不增加转向架的承载负荷,保障列车的运动性能;
导流罩外壳体上下敞口确保刹车时摩擦热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克服气流阻力的整流装置主视图;
图2:克服气流阻力的整流装置俯视图;
图3:克服气流阻力的整流装置A-A左视剖面图;
图4:I局部放大视图;
图5:Ⅱ局部放大视图;
图中:1导流罩轨道、2导流罩轮、3壳体框架、4壳体框架下框架、5导流罩外壳体、6客车箱车底、7转向架、8导向轮支架、9导向轮、10钢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克服气流阻力的整流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1、克服气流阻力的整流装置,包括导流罩轨道1、导流罩轮2、壳体框架3、壳体框架下框架4、导流罩外壳体5、客车箱车底6、转向架7、导向轮支架8、导向轮9、钢轨10,其特征在于:转向架7外罩有导流罩外壳体5,导流罩外壳体5上下敞口、上部为立方体、下部两侧向内折,导流罩外壳体5前后面为圆弧面,导流罩外壳体5的前、后面上端外部两侧装有导流罩轮2,导流罩外壳体5通过导流罩轮2与导流罩轨道1连接,导流罩轨道1焊接连接客车箱车底6;所述的导流罩外壳体5内侧焊接连接壳体框架3,导流罩外壳体5内侧下端焊接连接壳体框架下框架4;壳体框架下框架4连接导向轮支架8,导向轮9连接导向轮支架8,导向轮9位于钢轨10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69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蒸柜的煲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煎煮和慢炖功能的多功能锅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