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多光纤信号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7005.0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9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发义;吕锡钢;杨一名;雷剑波;王和;林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H04B10/291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利文 |
地址: | 300192 天津市南开区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光纤 信号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多光纤信号放大器。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在通信运营商、电力、广电、公安、军队、政府及各类远距离光纤通信业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纤通信在远距离通信过程中,需要在合波解波设备之间安装光纤信号放大器对光信号进行放大,现有的光纤信号放大器通常只具有一条链路的光纤信号放大,而且放大功率有时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从而降低了传输的可靠性,不能满足远距离光通信的要求,同时,现有光前信号放大器也不具备监测管理功能,给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靠性高且具有在线监测管理功能的智能多光纤信号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多光纤信号放大器,包括微处理器控制单元、输入端耦合器、输入端光探测器、输入光隔离器、输入端波分复用模块、输入端泵浦激光器、输出端耦合器、输出端光探测器、输出光隔离器、输出端波分复用模块和输出端泵浦激光器;光输入信号连接到输入端耦合器上,该输入端耦合器、输入光隔离器、输入端波分复用模块依次相连接,该输入端波分复用模块通过掺铒光纤与输出端波分复用模块相连接,该输出端波分复用模块、输出光隔离器、光输出端耦合器依次相连接并输出光输出信号;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器通过分别输入端光探测器、输出端光探测与输入端光耦合器和输出端光耦合器相连接采集光耦合器信号,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单元分别通过输入端泵浦激光器和输出端泵浦激光器与输入端波分复用模块和输出端波分复用器相连接对波分复用模块进行控制。
而且,所述的输入端泵浦激光器和输出端泵浦激光器均设有偏置接口和遥控接口实现对泵浦激光器的参数控制功能。
而且,所述的泵浦激光器为多模Pump激光器。
而且,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器还与串行通信接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放大器采用高稳定和高精度的微处理器控制单元、高可靠性的多模Pump激光器并采用APC(自动功率控制)和ATC(自动温度控制)控制方式,使得输出功率稳定性强、可靠性高,提高了光传输的通信距离(可达200KM),给整个光线路提供合理的资源分配,提高了光通信的效率。
2、本放大器具有增益锁定功能,增加/减少一路或几路通道或者某些通道光信号波动时,不影响其他通道的信号增益;具有瞬态控制功能,使得系统在增加通道或减少通道时,能通过抑制信道光功率波动实现平滑的升级扩容,而且当接收端收不到光信号时,单板微处理器控制单元控制发送端激光器,避免激光对人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智能多光纤信号放大器,如图1所示,包括微处理器控制单元、输入端耦合器、输入端光探测器、输入光隔离器、输入端波分复用模块、输入端泵浦激光器、输出端耦合器、输出端光探测器、输出光隔离器、输出端波分复用模块、输出端泵浦激光器、串行通信接口。光输入信号连接到输入端耦合器上,该输入端耦合器、输入光隔离器、输入端波分复用模块依次相连接,该输入端波分复用模块通过掺铒光纤与输出端波分复用模块相连接,该输出端波分复用模块、输出光隔离器、光输出端耦合器依次相连接并输出光输出信号。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器通过输入端光探测器与输入端光耦合器相连接采集输入端光耦合器的信号,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单元通过输入端泵浦激光器与输入端波分复用模块相连接对输入端波分复用模块进行控制;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器通过输出端光探测器与输出端光耦合器相连接采集输出端光耦合器的信号,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单元通过输出端泵浦激光器与输出端波分复用模块相连接对输出端波分复用模块进行控制;输入端泵浦激光器和输出端泵浦激光器均设有偏置接口和遥控接口实现对泵浦激光器进行相应的参数控制。所述的微处理器控制器与串行通信接口相连接,该串行通信接口作为管理接口对线路状态进行监测或对增益数值进行合理分配,所述的串行通信接口可以采用RS-232接口和RS-485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瑞利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7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