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7774.0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0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郭咏华;王恒;蔡武军;邓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27/4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铁塔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电线路铁塔的基础。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原状土基础一般采用竖直成孔型式。
如图1、图2所示,在输电线路中采用的原状土基础,一方面基坑开挖的土方量少,对环境的影响很小,基本上没有多余的土方需要处理;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了原状土的力学性质,既减少了混凝土,又可以大大减少基面开挖,有效降低了基础工程造价。但由于铁塔基础水平作用力的影响,原状土基础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基础露出地面较长时,水平作用力的影响更加严重,造成基础混凝土量的明显增加,导致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基础露出地面较多时,能够减小水平作用力造成不利影响的输电线路铁塔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桩身及位于桩身下方的扩底端,桩身由上部的倾斜桩身和下部的垂直桩身构成,所述的倾斜桩身和垂直桩身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等于30°。
倾斜桩身与塔腿主材坡度相同,基础成孔可以人工掏挖,也可以机械成孔。倾斜桩身的顶面与倾斜桩身的中轴线垂直。
倾斜桩身和垂直桩身的交汇面位于地面以下0m~1m处,倾斜桩身的其它部分都位于地面以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倾斜桩身可视为铁塔塔腿的延伸,相当于基础作用力直接作用于倾斜桩身和垂直桩身交汇面,从而消除倾斜桩身高度范围内水平作用力的影响,大大降低桩身水平变形,有效减少桩身截面尺寸,同时,基本不增加施工难度,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施工第一步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施工第二步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施工第三步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桩身及位于桩身下方的扩底端,上述的桩身由上部的倾斜桩身1和下部的垂直桩身2构成,上述的倾斜桩身1和垂直桩身2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等于30°,即可以为1°、5°、10°、20°、25°、30°中的任意值。
倾斜桩身1与塔腿主材坡度相同,基础成孔可以人工掏挖,也可以机械成孔。
且倾斜桩身1的顶面与倾斜桩身1的中轴线垂直为最佳实施方式。另外,倾斜桩身1和垂直桩身2的交汇面位于地面以下0m~1m处,倾斜桩身1的其它部分都位于地面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方法是:如图5、图6、图7所示,按照塔腿主材坡度及现场地形情况,合理选择变坡点。为方便成孔并将钢筋笼顺利放入孔内,施工时应首先按照竖直原状土基础进行人工或者机械掏挖施工,再按照坡度要求对变坡点以上部分进行补充掏挖,钢筋笼下好以后,多掏挖部分可以支模后用土回填,也可直接用混凝土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未经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7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载机
- 下一篇:一种人工挖孔桩组合用钢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