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前舱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9122.0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3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朱敏杰;严卫郭;余硕乾;于丹;胡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赵青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前舱 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新型布置方案,特别是一种汽车前舱管理系统。
发动机管理系统(Engine Management System,EMS)在以汽油机为动力的现代汽车上,以其低排放、低油耗、高功率等优点而获得迅速发展,且日益普及。
一般发动机管理系统布置在前舱,位置通常是在蓄电池托盘支架上、车身前围防火墙上、或者是直接将其布置在防火墙后,也就是驾驶舱内。如若是在蓄电池托盘支架或者是防火墙上的话,发动机管理系统都有可能会受到舱内进水的影响导致发动机管理系统无法正常工作。而且,发动机管理系统是设置在汽车前舱内,与其他的部件安装在一起,各个部件之间容易产生干扰。同时,发动机管理系统一般都需要特有的固定支架才能固定在两者之上,成本相对较高,也不利于拆卸。况且,由于发动机管理系统的线束一般都较粗,如果很长的话就会破坏前舱布置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且能保证发动机 管理系统的正常工作的汽车前舱管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汽车前舱管理系统,包括:由前围板、左纵梁及右纵梁围成的汽车前舱;发动机、发动机管理系统设置在所述汽车前舱内;所述发动机管理系统固定在所述前围板上,所述发动机管理系统通过线束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发动机管理系统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前围板的车头罩上。所述发动机管理系统设置在所述车头罩的正中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汽车前舱管理系统,包括:由前围板、左纵梁及右纵梁围成的汽车前舱;发动机、发动机管理系统设置在所述汽车前舱内;所述发动机管理系统固定在所述前围板上,所述发动机管理系统通过线束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发动机管理系统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前围板的车头罩上。所述发动机管理系统设置在所述车头罩的正中心。
本实用新型汽车前舱管理系统将发动机管理系统布置在车身前围的车头罩上,并且无需发动机管理系统支架,通过自身本体上的四个螺栓孔用螺栓固定在车头罩上。布置位置将可以有效地避免该现象发生。该位置在前舱中Z方向较高,涉水的话水不可能达到这个高度;其次雨淋的话,该位置由于车头罩的遮挡,雨水很少会接触到发动机管理系统,所以该位置很好的保护了发动机管理系统以防与水接触,保证了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正常工作。而且,该发动机管理系统所在的车头罩上,除了它之外,没有其他零件的存在,周边没有电子电器原件的信号干扰,这样的话有利于保持发动机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其处于它需要的工作模态,使发动机管理系统能够持续地正常地工作。只需利用本体延伸出来的4个螺栓孔就可以与车头罩固定,这样就省去了支架,故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因为该发动机管理系统位于车头罩上,车头罩上只有它一个零件,且其位置较高,故拆装十分便捷,只需拆掉4个螺栓即可将该发动机管理系统拿下,有利于售后维护。同时,将来无论动力总成是否需要升级,或者需要更换,异或是将左驾切换成右驾,该发动机管理系统的位置都可以通用,不需要进行位置上的变化,这样就大幅度的降低了布置的难度,这样的话就形成了平台化件,基本的车型升级该发动机管理系统位置均可以进行保留。况 且,保证了发动机在运作过程中与发动机管理系统保持着合适的距离,其次在合适的距离基础上距离发动机较近,较近的好处就是实际上缩短了发动机线束到发动机管理系统的距离,由于发动机管理系统线束一般都较粗,如果很长的话就会破坏前舱布置的美观性,而且线束短的话也减少了与其他零件干涉的风险,且也不需要过多的固定点。
图1A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舱管理系统示意图一;
图1B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舱管理系统示意图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舱管理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安装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汽车前舱管理系统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本实用新型汽车前舱管理系统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1‑前围板 2‑左纵梁 3‑右纵梁
4‑车头罩 5‑发动机 6‑发动机管理系统
7‑线束 8‑螺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汽车前舱管理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A、图1B、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舱管理系统,包括:由前围板1、左纵梁2及右纵梁3围成的汽车前舱。发动机5、发动机管理系统6设置在汽车前舱内,发动机管理系统6通过线束7与发动机5连接。发动机管理系统6通过4个螺栓8固定在前围板1的车头罩4的正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91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